假期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回家前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一样一样地准备好,一样一样地挪进后备箱,只等假期一到,一脚油门便出发了。
自从二零一五年开启长途自驾以来,这几乎成了返乡的不二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水平渐渐提高,返乡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因此,也变得越来越便捷了。
还记得初到广东的那一年冬天,那是一九九四年,那时候返乡,以绿皮火车为主,其次便是长途汽车,至于飞机,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那时候还没有手机,不可能有网络购票,买票得早早去车站排队,或者是找那些“黄牛党”高价购买。
第一次离开家乡那么长时间,想要回家过年的心,那是前所未有的急切。
只是火车票是个难题,原本收入就不高,恨不得一分钱掰开作两分钱花,哪里舍得去买高价票?只能是老老实实去排队等候了。
这便意味着,如果实在买不到,就没有办法回家过年了。
想想那时,我还是挺幸运的,因工作而结缘的好姐妹泵泵,有几个同村的哥哥也在广州务工,泵泵妈妈拜托那几个哥哥带她一起回去过年。
她跟他们要求,把我也一起带上,我便幸运地成为了被照顾的对象,不用去排队买票,一路上还有几位哥哥保驾护航。
犹记得,工厂放假后,便是我们的归期。
我们一行人到了火车站,广场上乌泱泱一片都是人,有的拖家带口,有的三五个亲朋戚友聚在一起,席地而坐,等待着,等着排队,等碰上买到票的好消息,等着自己的那一班火车带他们回家,……
终于,我们的车次来了,那几个同村哥哥把我和泵泵的背包拿去,挂到了他们的脖子上,还安排了一个哥哥在前面开路,另外两个哥哥一左一右地护着我们,还有一个哥哥在后面为我们抵挡来自后方的拥挤压力,一来避免被踩踏,二来避免走散了找不到人。
我们就这样,被推搡着向前走,又被推搡着上了车,又被推搡着进了车厢,说起来也许没人相信,但我真切地记得,这一路上,我都是悬空着的,脚根本没有着地。
直到来到我们的座位前,我抓紧椅背,这才让脚勉强落了地。而那些从窗户爬进来的人,正蹲在我们的座位上,或者寻找先一步进来的行李,或者寻找一个可以安身的角落。
即使可能没有座位,只能随便找个角落猫着。这便是那时返乡的实况,而这些还是幸运的,至少,能踏上返乡的路途。而有些人,即使排了好久的队,也根本买不到票,他们最终只能留在外地过年。
最开始时,从广州到长沙,要坐十二个小时,后来,火车提速,八个小时可以到。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外务工的时间越来越长,经验的积累也越来越多,收入也稳步上升,慢慢地,座位票换成了硬卧,睡一觉就可以准备下车了。再后来,之前不敢想的东西,比如飞机,也成了可以考虑的对象。
再后来,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组成了小家庭,随着一个一个目标的达成,我们有了自己的第一台座驾,虽然只是一个代步工具,却让出行方便了不少。
尤其是几年后,女汉子在这不断的历练中,胆大包天地开启了长途自驾模式,有了第一次之后,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距离再也不是能够阻拦女汉子回家的原因,回家的路便更加便捷了。
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返乡的交通工具也在不断变化,一切都在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推进,真好!
2025年齐帆齐写作营 第(14)篇 1251字,累计1679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