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老家湖南湘潭,幼年家贫,只读了半年私塾。
齐白石八岁时就开始砍柴、种田、放牛。12岁娶了比自己大一岁的姑娘春君,15岁开始学做木匠。
到19岁时,齐白石的手艺已经远近闻名。40岁以前,齐白石并未离开家乡。直到50岁以后,他才开始了“北漂”生涯。
“北漂”时,年过半百
57岁的齐白石成为“北漂”一员,在北京,他住在法源寺,卖画刻印,但是当时的一些名士看不起出身木匠的齐白石。甚至有人在背地骂他,“画出来的画俗气逼人,难登大雅之堂”。在这样的逆境中,齐白石并没有退缩。
齐白石当时的画风清雅冷逸,类似清初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的风格。当时很少有人懂齐白石的画,所以他的画比一般画家的画要便宜一半,但是仍然无人问津。午夜时分,他时常想起远方的妻儿,思不能寐。
“北漂”的日子里,齐白石辗转法源寺、观音寺、石灯庵、龙泉寺等多个住处,孤苦飘零,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但齐白石依旧坚持画画写字。
无人赏识,形单影只
齐白石最初画梅,但这并不奏效,因为这是京城,不是老家湖南。于是,他在同乡的建议下,改变了画法。并在同乡的介绍下,认识了徐悲鸿、贺履之等艺术名人。
1920年,齐白石结识了梅兰芳。梅兰芳对齐白石的画作大为赞赏,也对其人钦佩有加。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有一次,齐白石到了一个大户人家应酬,满屋子都是阔绰的人,没有人愿意搭理这个土里土气的老头子。
只有梅兰芳恭敬地走过去和齐白石寒暄,梅兰芳的举动让许多客人觉得十分很惊讶,他们不知道这个老头是什么来历,值得梅兰芳这样客气恭敬。
后来,齐白石画了一幅《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并题诗“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感慨世态炎凉。
北漂终买房
1922年,陈师曾应邀去日本日本参加画展,把齐白石的画也一同带了过去。没想到,齐白石的画作全部卖出,每副价值100银币。随后,更多的外国人开始购买齐白石的画,古董贩子也纷纷向齐白石求画。齐白石的画卖的一天比一天兴旺,日子也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1926年,“北漂”的齐白石终于有了自己的居所,他在西城区跨车胡同13号买了房子。
曾有日本人想买齐白石的画,他不愿意为日本人作画,于是就贴了一个告示,“齐白石三天前就死了”。
后来,有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戴着乌纱、白鼻子的不倒翁,题一首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无翅亦能飞
齐白石一生画作极多,他一天不画画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痒。特别是晚年,仅1953年,齐白石大大小小的作品就600多幅。
齐白石的画范围很广,扫帚、瓜果蔬菜、油灯、夏蝉等都有涵盖。
齐白石子孙众多,为防止子孙偷拿他的画作,他常常用锁把重要的作品锁起来。
齐白石在文艺界结交了很多朋友,包括老舍、徐悲鸿、新凤霞。
他觉得新凤霞漂亮、好看,收了新凤霞为干女儿。当时有传言,欲求画作着,须带新凤霞。
齐白石80岁以后,画虾技术颇为精湛,画的生动有趣、活灵活现。
齐白石没有像徐悲鸿那样留学东洋,也没有像张大千那样西游敦煌,他是真正的农民艺术家。作为伟大的艺术家,他在1956年获得了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的“国际和平奖”,证书上有毕加索画的和平鸽。
毕加索曾评价齐白石说,齐白石的画充满着中国画的神韵之美,真正的印象派应该在中国。
齐白石曾说过:“外国人画的和平鸽要画翅膀才能看到振动,而我可以不画翅膀,便让它飞起来。”
齐白石是一位真正的大器晚成者,晚年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赞赏和肯定。他50多岁开始北漂,但是创造了历史上最牛的“北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