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天瞬息万变。我感觉一年四季的进度条并不是均匀推进的,进入三月,就像启动了1.5倍播放。
突然感觉天亮时间大大的提前,孩子上学时间是固定的,早上6:45闹钟响起,准备起床。不久之前的6:45天还没有亮,进入了三月,6:45已经天光大开。
三月里的太阳,似乎也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抖擞的精神,提高了他的配速,向我们小跑而来。
民间有一句俗语,叫二八月天乱穿衣。这里的二月和八月指的是农历。公历的三月对应的正是农历的二月。走出去,大街上可以看到一年四季的穿戴。不过月初时,穿羽绒服的比例会比穿短袖的比例更高。到了月末,如果再穿着羽绒服出去就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这一整月的平均气温最少提升了5~10度。月初只要下一场雨,就能感受到春寒料峭。到了月末,温差逐渐减小,下雨对温度的起伏影响也在减小。倒是天上的积云,让太阳时隐时现,没有太阳时候,感觉春风和煦,一旦太阳出来,倒有几分夏日的幻影。
天上波云诡谲,春雷滚滚,太阳若隐若现,春雨毫无规律的一阵又一阵,总让人怀疑气象站的业务水平。
屋内屋外是截然相反的两个空间,回南天的特征就是屋内屋外必须要有一个潮湿的空间。晴久了,屋内一片潮湿,地板、墙壁、天花都渗出水来。倒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春雨,可以驱赶屋内的潮湿。
相对于变幻莫测的天气,三月份的写作情况倒还比较稳定。这个月写了有7万字,日均两千多。主要得益于长篇小说《闪亮的日子》持续更新。这个月写了16篇。有长篇或者系列文在手的好处,就是不用烦恼每天的写作素材。接着前一篇的内容往后接着写即可。不用太在意写得好不好,个人卡文的罪魁祸首,就是担心写得不好。摒弃掉这个心魔,就可以挥洒自如。即便写得不好,也不要太在意。
第二部分的内容是群里的写作活动。参与了挖坑大仙椰岛晓露新挖的坑,图语写作,还有主题文,一起有6篇。这种命题作文是对写作很好的练习,参与的朋友越多,更有趣味性。同样一个题目,可以看一看别人的脑洞,借鉴别人的写法,还可以增加互动,加强沟通,非常有意义。
第三部分是读后感系列。三月份听完了《半生缘》,写了3篇听后感。就是文中的三个主角,顾曼祯、顾曼璐、沈世钧三个人物形象的梳理,以及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张爱玲的文字非常细腻,对于文笔的增进很有作用。听完了《半生缘》,我又接着听《小团圆》。《小团圆》都被认为是张爱玲的自传小说,叙事非常凌乱。就像每天记的流水账,以及一些毫无头绪的回忆,似乎是想到哪就写到哪。这让我想到了从容小主以前分享的写碎碎念的意义。相对于那些精心雕琢,不断推敲布局的小说,碎碎念似的小说更有它独具的魅力。
可以说,我们对自己并不了解,也很难总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至于自己头脑中经常闪现的想法、观念和感受,更是难以掌控。而碎碎念似的小说,大概是所写即所感,是自己人生体验的第一手资料。这样的人生体验更具真实性,也更让读者有共鸣。
这类小说主打的不是故事性,而是一种氛围感。进入了文字,就像进入了作者的世界。我经常听书听着就会走神,但并不妨碍我的听书体验,不需要担心刚才没听到的部分会影响后面的内容。记得之前看《锵锵三人行》,有提到侯孝贤拍的张爱玲的《海上花》。其中的一个嘉宾说《海上花》拍的真的好。主持人问怎么好?他说好的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睡了醒过来继续看,还是觉得好。乍一听是调侃,实则一针见血。
侯孝贤喜欢用长镜头拍这样简单的故事,这跟张爱玲的《小团圆》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就仿佛是我们久远的一段记忆,记忆既模糊又深刻。模糊的是事件,深刻的是感受。想起来我对台湾的很多印象,都来自于侯孝贤的电影。而《小团圆》则把我带入到了张爱玲的思想深处,可能多年以后我并不记得小说的内容。但是我却对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抗战时期的香港,以及那时候的大家贵族有更深刻和准确的认识。
除了听书,我还在看一本纸质书。凯文-凯利写的《5000天后的世界》。因为习惯听书,所以纸质书买的少,这是我为数不多买的一本纸质书。说来惭愧,买了大半年还没有看完,只是一时兴起买来看了个大概。
未来的世界会怎样?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既好奇又焦虑。买这本书,有一点像去街边找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但是无论是这本书还是算命,最主要的并不是去让他们剧透我未来的景象。而是要学习他们是如何从当下,从自身的情况去推算未来的发展方向。
凯文-凯利就像街边的算命先生一样。他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预测未来的方法论。他比一般的人更加的关注这个世界最前沿的科研。动向又对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律和各个地域的特殊性。有很深刻的认识和涉猎。还如他所说未来的发展,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的欲望和想要去实现的地方。结合当今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实施的可能性,进而准确的预测未来的景象。
当然,我写《5000天后的世界》读后感,还有偷懒的意图。因为大部分内容我是引用原书的内容,只是稍稍的加了一些自我的感受。可以说是敷衍日更的一种行为。不过我并不以为耻,毕竟日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偶尔的偷懒,也是对自我状态的一种调剂。
三月基本满意,期待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