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非常讨厌做家务的人,在测试拖延症时,一不小心就拿了高分,对应的是一枚中度拖延症的妹子,对于我在家务事上拖延,我不置可否,不过在我状态最不佳的时候,我读了这本书,并且按照书里的方法,对自我的生活工作进行规整,从而使我的心情有了一个很好的改善,并且每次再犯时,就再看一遍书里重点的摘要,身体力行,马上就能调整过来。
扫除能改变人心、事业、家庭和社会。这样的改变,看似不可思议,其实你也可以,做到“凡事彻底”,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化平凡为非凡的能力。
先摘录书中精华部分
1.特别是身处逆境的时候,把周围打扫干净,会给自己一种得救的感觉。
2.再没有比被期待、被依靠更能让人感到愉悦的事了。
3.无论做什么,别人最最不愿干的事,首先自己要承担起来,这是调动他人工作积极性的前提。
每个坚持的背后,往往事出有因。书的作者六十年如一日的践行扫除也不例外。他开始扫除,源自两个动机。一是受父母影响,二是出自想消除“人心颓废”的愿望。
父母是我们生命最重要的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带来巨大影响,作者的父母,虽然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程度,但非常重视“教养”。因为能干,他们曾数度创造了许多财富,却又因遭遇地震、战争等变故失去了所有财产。即使这样,他们也从未抱怨过,而是一直保持着了不起的生活方式。比如,生活中,他们要求鞋要摆放整齐、榻榻米的门槛不能踏、拉门必须抓着把手进行开关。而且,在做这些事时,不能发出声响,以免影响他人。又如,二战期间,作者东京的家被战火烧毁。一家人搬到了父母的老家岐阜。在这里,他们的生活过得十分艰苦,住所也很简陋。即便如此,父母仍旧每天打扫四五次屋子,以保持家里的整齐干净。父亲去干农活时,也一定要先把田地周围的杂草剔除干净了,才开始耕种。
就是因为得益于父母的影响,作者继承了他们良好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他能坚持扫除的原因所在。
另一个原因,是作者看到公司员工的心态普遍浮躁。工作不顺时,员工就会发脾气,摔包或者踢椅子。他希望能平缓他们的心绪,但他觉得自己既不善说,也不会写,所以只好选择扫除。他认为,整洁的环境能消减浮躁。而打扫,是当时他唯一能向员工表达感谢的方式。
在践行扫除的最初十年,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完成的。有时,他会带上妻子和孩子一起到公司扫除。十年后,开始有一两个员工帮忙。二十年时,大部分员工开始帮忙。于是,扫除的企业文化渐渐形成。公司风气变得越来越好,员工的集体意识和配合度得到提高,人际关系也显著好转。
渐渐地,这种研修体验获得越来越多好评,开始出现预约者得不到实践机会的情况。从来没想过,扫除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这是日常所最常见的行为,而我们也常常忽略掉,打扫带来的意外收获。这便是扫除培训的发端,也是“扫除学习会”的雏形。作者说扫除能改变人生,也能改变公司。他相信,清扫一个地方,就赋予了其生命,扫除者将受益于它。
如果偶尔集中扫除一次,其价值就要减半。只有每天扫除,才有意义。做到坚持扫除,有三个基本要求。
第一,备齐扫除工具。这是得优先考虑的问题,尽量准备质量较好的工具。同时,要避免出现工具没洗干净、坏的工具没修理、必要的工具数量不足等情况。另外建议,一要将工具拴上绳子,以便悬挂。绳子的种类和长度要统一,这样有助于坚持。二要在工具上标注使用者姓名和所在公司名称,以防丢失。
第二,确定扫除工具的存放处。首先,要选择宽敞明亮之地作为存放处。这是为了避免存放处变成藏污纳垢之所。其次,存放处的整理,要做到必要的工具一眼就能看清,便于马上使用,易于归位。
第三,扫除过程中不怕动脑。这是能坚持扫除的重要原因。在扫除中,如果能不断地想办法改善效果,看到进步,人就会高兴。人只有高兴,才愿意继续坚持。反之,如果做一件事,总看不到改善,就很难坚持。
作者说,如果经营公司避免不了给周围人添麻烦,那就想想能否用其他方式弥补。所以,除了公司的扫除,他们还对公司周边的道路和公园进行清扫。外围的扫除包括垃圾堆、纸箱、空易拉罐、落叶、窨井盖等。扫除结束,大家要将收集到的垃圾进行分类。垃圾主要分为资源型和非资源型。分类宗旨是将丢弃的垃圾减到最少。比如,将落叶用作堆肥、回收空易拉罐。整理和清洁工具。此时,要注意节约用水。
作者还提到洗车,他的公司规定,汽车离开公司前必须清洗干净。哪怕是将要下雨也不例外。这样做,有两个原因。
一是希望降低事故率。因为人在开脏车时,操作也容易变得粗野。
二是希望获得客户的尊重。将车擦洗干净去见客户,一方面是对客户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容易赢得客户的尊重。
扫除道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1.使人谦虚。为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谦虚。而实现谦虚的捷径是清扫。他说,从未见过乐于扫除的人是个傲慢者。而那些坚持扫除的人,都变成了谦虚的人。谦虚的人,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更容易获得幸福的人生。
2.让人成为有心人。成为有心人,需要敏锐的觉察力。作者说,扫除能提升人的觉察力,让你成为有心人。打扫中,关注每个细节、步骤的操作,有助于培养细腻的感知力,有助于推动所做之事井然有序地进行。
3.孕育感动。有感动才叫人生。一个人聪明、有钱、出自名校,也许会让人佩服,但无法让人感动。而放低身段去打扫,则是孕育感动最好的实践。要想收获感动,并不限于扫除。只要全力做好身边小事,也能收获感动,并感动他人。
4.萌生感恩。人不是因为幸福才感恩,而是因为感恩才幸福。通过打扫,能锻炼人丰富的感受,让人懂得感恩细小事物。感恩细小事物的人,会人为地缩小痛苦和烦恼。反之,不能感恩细小事物的人,则会人为地放大痛苦和烦恼。
5.磨砺心性。清扫,能让人的心灵变美。因为扫除时,不可能一边打扫,一边思考怎么骗人害人。尤其是把一间脏厕所打扫干净时,人的心灵也会变得纯净。人心纯净了,就更容易看清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的人,不会感到不安,不会自寻烦恼,心性也就得到了磨练提升。
扫除让什么发生了改变?有大量的案例证明了扫除道带来的巨大改变。当然案例都是别人的故事,只有自己去做了,才能体验到那种细微妙的变化,俗话说,知道的是理,行出来的才是道。理想很美好,但只有行动起来,它才可能实现。再小的事,一旦彻底做好,它便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尝试去体验一下吧!
无论做什么,脚踏实地、凡事彻底。慢慢就会发现,一个好的习惯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