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治国平天下”---安邦定国篇
“安邦定国”与“能臣治世”里的内容并不太好划分。
好在《龙文鞭影》里的故事都发生在古代王朝,王朝既然是一个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系列,他自有他的开创者,和为维系王朝而努力奋斗的人。
-----周游时光
【原文】
尧①眉八彩,舜②目重瞳③。【注释】
①尧:尧帝,传说中的上古五帝之一。
②舜:虞舜,即舜帝,也是上古五帝之一,与尧帝并称“尧舜”。
③重瞳:两个瞳仁,古人认为这种面貌特征异于常人。瞳,瞳仁。
【经典原意】
传说尧帝的眉毛有八彩之色。《尚书·大传略》中记载道:“尧目八眉。”《论衡·骨相》中也写道:“尧眉八彩。”
据古书记载,舜帝的眼睛有两个瞳仁,《史记正义》中有记载,舜帝“目重瞳子,故日重华”。
【原文】
商王①祷②雨,汉祖③歌风④。【注释】
①商王: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一公元前11世纪)开国君主成汤,姓子,名履,字天乙,谥号汤。
②祷:祈祷,祈愿。
③汉祖: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一公元前195年),原名季,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皇帝。卷一5
【经典原意】
商汤在位时,连逢七年大旱,太史占卜说须用活人祭天祈雨。商汤勤政爱民,宽厚仁慈,不忍以百姓祭天,便自愿作为祭品求雨。祭祀当天,商汤剪掉头发和指甲,在桑林(今安徽亳州)祈雨,并责问自己:“难道我施行的措施不当,政策不好吗?我不懂得体恤臣民,失职了吗?我贪图享受,建造的宫室殿堂过多了吗?我贪恋女色,妻妾侍女太多了吗?我聚敛财富,接受别人的贿赂了吗?我接近奸佞谗贪的人,让正直无私的臣民受到压制了吗?如果是我做得不对,那是我个人的过错,请不要残害我的百姓。我愿以身为祭,请求上天降雨,解除臣民们的干渴之苦。”最终,成汤的诚心感动上苍,刹那间,电闪雷鸣,倾盆大雨自天而降。
刘邦夺得天下,建立西汉政权后,衣锦还乡,回到沛县,宴请家乡父老,酒意正酣时,刘邦一边击筑,一边吟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就是著名的《大风歌》。
【原文】
秀①巡河北,策②据③江东。
【注释】
①秀: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一公元57年),字文叙,东汉王朝建立者。
②策:三国时期孙策(公元175年一公元200年)字伯符,孙坚之子。
③据:占据,占领。
【经典原意】
更始年(公元23年)末,刘玄(两汉之际绿林军建立的更始政权的皇帝)派刘秀以大司马的身份,巡行河北各地。刘秀以恢复汉制为号召一路废除王莽施行的繁苛法令并乘机发展势力,镇压农民起义,削除割据军阀,建立了东汉政权(公元前25年一公元220年)。
起初,孙策投靠袁术,足智多谋,骁勇善战,曾与周瑜并肩作战,后定计渡江,占据了江东六郡的大片土地,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建立了东吴孙氏政权的基础。
【原文】
重耳①霸晋,小白②兴齐。【注释】
①重耳:晋文公(公元前697年一公元前628年),姓姬,名重耳,晋献公次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春秋五霸之一。
②小白:齐桓公(公元前685年一公元前642年),姓姜,名小白,春秋时期齐整(X-希)公之子。
【经典原意】
晋文公重耳继位后,励精图治,任人唯贤,振兴晋国大业,后救宋破楚,终于成就了晋国春秋霸主的地位。
齐桓公举贤任能,以管仲为相,尊周攘夷,大兴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原文】
禹①承虞舜,说②相殷高③。【注释】
①禹:古圣王大禹。
②说(yu白悦):傅说(公元前1335年一公元前1246年),殷商王武丁时任大宰相(即上三公第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及建筑科学家。
③殷高:殷高宗(公元前1259年一公元前1200年),姓子,名昭,商王小乙的儿子,商朝军事统帅。
【经典原意】
舜担任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国号为“有虞”,故号“有虞氏帝舜”。舜帝时,水患频发,禹治水十三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后大禹治水成功,为他建立了极高的威望,舜帝年老时,把帝位禅让给禹。
传说上苍托梦殷高宗,为他引荐一个可以辅政的圣人,就在王国之境中,名为“说”。高宗即命人按其梦中所见圣人面貌神态画成了画像,先对照王朝官员进行寻找,后又派郑达等大臣们四处找寻。后在傅县(即傅岩,今山西平陆县以东的圣人涧),找到一个相貌完全一致,名叫“说”的人。武丁请教他治国平天下的办法,傅说应对如流,条条切中要害,道理极其深刻,武丁听后赞赏不已,任命他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