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看到一个视频,场景是在养老院,几位年长又乐观的爷爷奶奶分享着自己的生活。其中一位是年逾九旬的退休教师,看上去知性慈祥,谈吐优雅,仪态大方,是个可爱的老太太。他们看上去非常快乐,生活似乎也是自在又充实,看得我竟有些羡慕,觉得养老院也并非像他人说的那么让人生畏,等自己老了,倒可以考虑去那里安享晚年。
镜头一转,到了问答环节。旁白问“老爷子,春节去哪儿过啊?”
老爷子说“在这儿过”
“您有孩子吗?”
“有啊,一儿一女”满脸幸福的表情。
“那...春节,不考虑和孩子们一起过吗?”
“不了,一来一去,一天两天,心里要倒腾好久才能缓过来”
是啊,对子女来说,把老人接回家无非是添双筷子,照顾下起居,然后三两天后再送回去。但对于老人来说,是准备回家时兴奋的心情,是逢人便说要和家人团聚的喜悦,是等待子女来接时的紧张和迫切,是回到家后莫名的拘谨和客套,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烈讨论时的沉默和寂寞,是刚暖热的被窝和刚习惯的新枕头,然后在依依不舍和迫不及待中被送回了养老院。面对内心的失落和恍惚,还要强颜欢笑的和养老院的朋友分享在家的快乐。这些,怎能是三两天可以缓过来的呢?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爷爷,我爸他们兄弟四个,我奶去世的早,在爷爷八十多岁的时候,他们兄弟几个坐一起讨论赡养问题。刚开始提议说,让爷爷一家住一个月,照顾起来比较方便,可爷爷不同意,说年纪大了最不喜欢折腾。因为几家隔得都不远,最后商定爷爷还留在叔叔的住处,其他几家轮流上门照顾。印象中,爷爷个子高高的,晚年有些驼背,走路步伐很快,说话嗓门也大。每当有同龄的老伙计去世了,他便两三天都不怎么讲话,也不出门,吃饭也没胃口,身旁的叔叔婶子便偷偷说笑,你爷爷这是怕死啊。
那时候我便也认为,爷爷是因为怕死才会那样难过。
后来爷爷还是死了,当年九十岁。
直到很多年后,我早已从二十出头到了三十多岁,走过了人生的一半,才真正试着去体会爷爷那些年所经历的,看着身边的老熟人一个个离去的心情。
记得第一次去养老院时,是在一个三月的中旬,早晨的天气很冷,我穿着一身棉衣。带着礼品去看望一位身患病症的叔叔,因为家里无人照看,子女只能暂时将他送到这里。大门很窄,院子很大,除了干净,我想不出其他形容词,往里走,是一座亭子,里面摆着几把椅子,亭子外面是几棵小树,旁边没有草,也没有花。大楼里很像学生宿舍,只是窗户都被钢丝网封住了,走廊里摆着一排椅子,每把椅子上有个安全带,用来固定身体不协调的老人,以保证他们的安全。走廊的尽头是一台悬挂的电视机,中午的时候,太阳透过钢丝网照到走廊里,大家会按顺序坐好,一起看电视,时间到了,再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每天都有巡查人员到各个房间询问,询问大家吃饭和大小便情况,顺便督促需要吃药的人按时吃下药,然后捏着鼻子替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换下裤子。偶尔能听到几声抱怨,抱怨拉裤子的老人吃的太多,抱怨需要搀扶的张大爷最近胖了,抱怨某位老人的儿子又送来了一堆油炸食品,抱怨楼上的老太太今天话太多。
自从去过一次养老院,我就开始害怕衰老,衰老似乎就注定了无助、无助和无尽的无助。
常和朋友开玩笑说,自己一定要长命百岁,要在八十岁时还可以蹬自行车,九十岁时还可以自己煮饭,一百岁时还可以吃上自己的生日蛋糕。
可我也清楚,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会慢慢退化,刚开始会有些力不从心,会有不服老的时候,逞强几次后也会慢慢接受自己确实衰老的事实。
让我更无助的不是衰老,而是当今社会,大部分人都是向希望奔赴,衰老似乎像风一样轻盈,然后悄然消逝。我身边的同龄人都是正当壮年,一边打拼着事业,一边关注着孩子的教育,哪怕离父母家只有半小时的车程,也是三两个月都很难回去一趟,更别说那些距离老家百十公里、上千公里的家庭了。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事业是未来的希望,老人似乎只要静静地照顾好自己,少让儿女操心就已经是体贴了。所以大部分老人,最终都选择了隐忍,忍受孤独,忍受病痛,忍受活一天少一天的恐惧。
当然,也有不少活在当下、乐在当下的年轻人,他们不为未来过多的恐惧,不为子女过多的忧虑,上着班,回着家,其乐融融,对他们来说,一家人在一起,吃吃饭,说说话,就是知足。
所以,我们都将老去,但当下正值青春,正值壮年,与其忧心忡忡于未知的以后,不如踏踏实实生活在当下,让老人有所依,让孩子有所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