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16 星期日 晴
2月14日,开学第一天,我们班开启了新学期晨诵课之旅。寒假期间参与了新春共读活动,读的正是陈美丽老师编著的《用诗歌唤醒黎明——<晨诵课>指导用书》。在本书第二辑的备课样例中,三年级下册的诗歌《种子的梦想》恰好就是这个学期晨诵第一课的内容。
这不,开学第一天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执行了。
因为上午主要是领书、发书、签字等任务,是班主任处理班级开学的时间,所以下午才有语文课。不过不要紧,第一天有个仪式感的晨诵也是对新学期的期许嘛。
借着上午有空,修改了一下这节晨诵课的课件。上学期事情太多,没有参与打卡领课件的活动,之前的晨诵课都没使用PPT,感觉效果不咋地。加上对晨诵课的操作方法和要领不太熟悉,陷入了理解分析的误区而备受打击。
寒假里,比较认真地对晨诵课进行了学习,感觉信心增加了不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便自己制作了一个PPT。想着下午如何开启晨诵时,却发现书中的很多句子如果要现场说出来,我是绝对做不到的。总不能卡壳吧?于是,就想着上课时直接拿着书讲,起码可以解决连贯性的问题。正当如此决定的时候,突然想到可以把这些要讲给学生听的话放在课件里呀。学生边听边看,效果应该比之前要好的。
就这样,我按照想法扩充了PPT。准备好之后,就等下午到来了。
当粉红色调的课件主页打开,同学们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一块儿,纷纷期待着今天的课程。
首先,播放了主题歌《让世界因你而美丽》,大家不约而同跟着哼唱起来。虽然是一首陌生的歌曲,但视频里生机勃勃的风景给人清新脱俗的美,多么养眼!
歌曲之后,出示了“种子的梦想”,让同学们自由说一说种子的梦想是什么。有的说是成为一朵花,有的说是长成一棵树,有的说是……然后出示了顾城的《种子的梦想》这首诗歌。
先让大家自由读这首诗,熟悉一下诗句。接着范读了一遍后,学生再齐读一遍。果然,第二遍朗读的流利度和情感表现都有提高。
浪漫感知后就是精确理解了。关于这首诗,聚焦了两个问题:“种子在冻土里梦想春天”,你觉得这是一粒怎样的种子?读3-5小节,说说这颗小种子做的是怎样的梦?自由分享中,同学们能大致了解意思,却难以用语言正确描述。所以,我也逐句出示了意思,以帮助正确理解。因为晨诵大多时候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求一个准确答案,直接告知也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节省时间的方法。
随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三读诗歌。这一次,比第二遍带上了明显的个人朗读特点。我想,这应该是晨诵课希望看到的吧。
最后,根据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结合“新学期的梦想”进行编织,提出希望进行课堂小结,本次晨诵课就到此结束了。
想起上学期的晨诵实践,这节课上得明显比之前要轻松很多。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晨诵课的基本流程已经掌握了,所以实行起来比较顺畅,而且避免了相关步骤中的偏离,把握住了晨诵的核心原则。
总的来说,效果还行。相信下节课会越来越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