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结出最应当掌握的N条投资理财法则,与大家分享。当然,这些内容是建立在对财商有一定的了解,清楚自身优缺点的基础上的。
NO.1“72法则”与长期投资
这个法则相信很多人也都知晓,其实没什么神奇的,就是一个提前算好的式子而已。
“72法则”是衡量资本复合成长速度的投资公式:资本增加1倍所需年数=72/预期年投资报酬率(或投资报酬率)。举例来说,如果年复利利率是1%,经过72年,可使本金翻1番;以此类推,复利利率6%,则翻番需要12年。
这个公式好用的地方在于能以一推十,例如:若是你希望在10年内将50万元变成100万元,应该找到至少报酬率7.2%以上的投资工具来帮助你达成目标。
“72法则”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由于复利的时间威力,一定要坚持长期投资。但需要注意的是,影响“72法则”的因素有两个:收益率和时间。关于时间的作用,无须强调。而收益率,虽然很多理财机构推出极高收益率,但是真正能不能达到,还是需要考证的。
NO.2“100法则”:年龄与风险
“100法则”描述的是高风险投资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度量问题。你投资股票、偏股型基金等高风险产品的资金最好占全部存款的(100—年龄)%。如果你的年龄40岁,那么高风险投资的资金比率应该为60%,另外40%可投资低风险的银行储蓄和国债等。
现实中,“100法则”还可以灵活运用。如冒险性的投资者可在原来基础上再加上20%;积极性的可加10%;保守性的可减去10%,消极性的可减去20%。
如果你要问,这个为什么正确,我还真很难回答。我只能说它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万万不可把其当为真理、律条来信奉。
NO.3关于保险的双十法则
保险的重要性无需赘言。意外险、重疾险和寿险是家庭不可或缺的三类保险。在买保险的过程中,我们会碰到一个成本和收益的问题:花多少保费支出?投保额度是多少比较合适?
双十法则解决的就是上述问题,它是一个经验数值。通常认为,一个家庭的年保费支出占家庭年收入额10%为宜,投保额度即出险后的赔付额以不低于年收入的10倍为宜。例如,你的家庭年收入为10万元,家庭保险费年总支出不要超过1万元,该保险产品的保额应该达到100万元。当然,还是要因人而已,保险占家庭资产配置的比重应在5%-10%为宜。
这个似乎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我们也许可以做到前半部分,但后半部分就不是我们能掌控的了,但整体来说其思路还是正确的。
NO.4“20法则”与养老筹划
该法则讲的是养老问题,60岁退休,如果活到80岁,那你就要准备20倍于目前年花费额(年收入—年储蓄)的积蓄,留到自己退休后做日常生活开销用。
当然,这笔20倍于目前生活花费的资金,并非完全由你自己筹集,它包括目前每月单位代缴的养老保险金、企业年金和其他养老性质的基金等,余下的差额就需要从自己的“收入—支出”中每年筹集一点了。每年筹集的这一点资金,最好进行投资,这样一来增加收入,二来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理财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养老做准备,所以一定要提前建立自己的“补充养老保险金”。特别是没有养老保险的自由职业者、私营老板等,更是不能把所有的钱全部放于生意的周转中,一定要按照“20法则”对自己的养老做一个规划。
NO.5“50%法则”与债务比例
你不论是准备办理住房贷款,还是汽车或其他贷款,首先要盘算好自己的还款能力。通常情况下,每月还贷金额占月收入的比例在20%左右比较合适,最高绝不可超过50%。
一些负债家庭的这一比率超过50%,从理财的角度来说风险是非常大的,在房价上升的时候这一比率高一点不要紧,但房价下跌的时候比率过高就很危险。一个家庭适合负担多少债务应当根据家庭的收入情况而定,如果不顾家庭实际而盲目贷款,则会严重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甚至有可能因收入减少影响还债,而被加收罚息直至被银行冻结或收回抵押房产。
NO.6投资“相对论”
“股神”巴菲特借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方程式E=MC^2来解释投资理论。E代表收益,他收购一家公司的股权,首先要考虑这家公司是不是长期以来都是盈利的状态。M代表管理者,在他看来管理者必须是最优秀、最出色的,否则就算这个公司有再多的收益,巴菲特也不会跟他做生意。C代表人品,而且巴菲特认为人品是双倍的重要,所以他把C变成了平方。
所以在巴菲特进行投资的时候不仅会考察一个公司的收益情况,考察这个公司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会考察这个公司的管理者的人品,是不是有管理者应该具有的价值观。
NO.7“30法则”与投资组合
很多人都知道“不要把所有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的道理,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但是不是“篮子”越多,效果越好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以买股票为例,记住最多不超过30只股票。虽说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篮子太多更不利于财富的积累。专家统计,想通过炒股获得较高收益,买股票最好不要超过30只。因为超过30只的组合,其平均收益与大盘基本没有区别,还不如去买更便宜又不用费脑筋的指数基金。
NO.8知己知彼法则
“知已”是指理财者需对自己家庭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包括资产和债务,每年的收入、支出及理财目标等。“知彼”指通过银行、证券公司、媒体全面了解到不同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水平,做到非熟勿入,不犯盲目、跟风投资的错误。知已知彼,方能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
关于投资理财的法则还有很多,可谓“处处留心皆学问”,而理财也绝非什么高深莫测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