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次听到“人生只有900个月”这种说法的时候,颇为震撼。把每个月当作一个格子,在纸上画出来,不过就是一张A4纸大小的样子。像今年已有33岁的我,已经快把这900个格子填充了一半。很多到了我这个年龄的人,往往会生出一种危机感来——这个年龄正是男人事业的黄金期,若不能在三四十岁做出一番成绩来,后面再也没有机会了。
这种危机感,我也有。我们通常把人生、事业比作爬山,总是希望尽快爬上一个新的高度,看到新的风景。登上一座山峰时,内心固然喜悦,但这种快乐维持不了太久,因为你马上就要去攀登新的高度。特别是这两年来,认识的一些朋友,他们已经到达了我曾经认为是高入云端的人生成就。但其中有些人内心依然痛苦不堪。
爬山登高是个一维的过程,唯一评价标准就是你爬到多高。但看看这张表格,这是个二维的空间。每个格子——一个月份,不是一个小点,而是一个可以填充内容的格子。以这个视角去看待人生,成就已经不像是“高度”一样的垫脚石——当你爬到这么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爬得更高。
在一个平面的视角中,在某个格子中,一件事情发生了,那就为这个格子涂上了不一样的色彩,填充了不一样的颜色。但不管多大的成就,它带给你的高峰体验,总是有限的。后面的格子,需要后面的事情去为它填充材质。纵看我们的人生900格,每个格子被填上什么样的材质,整张A4纸画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你每一刻做了什么事。其间,你达成了什么成就,影响终究有限。
回来说男人三四十岁的焦虑上,在攀登高度的视角上,我们对自己人生评价的唯一标尺就是这段时间爬了多高。爬的高,这一二十年都有了意义。不成功,则会觉得这段人生是灰暗的。但若以填格子的视角来看,你每个格子过得怎样,完全取决于你在这个格子上填上了什么材质,跟最后一个格子上发生了什么毫无关系——不是么?
二、
佛家说,不要有分别心,不要去对比。但这似乎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人性就是倾向于对比,用比较的结果来评价自己。因此,与其给自己喝鸡汤,让自己不要有分别心;还不如弄清楚真正应该对比的是什么。
如果以爬山的视角来看待,生命质量的对比,就在于谁爬得更高。
如果以900个格子的视角来看,人生和人生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每个格子所填上材料的不同。
哈,好浓的一碗鸡汤!
我的本意,并不是因此否定奋斗,否定成功,否定物质享受。而是换一个视角,让我们看清楚这些对我们的人生真正意味着什么?
静态地看这些东西,你拥有了就是拥有了,不管是成就还是消费品。但从时间的角度看,关键看这些东西填充了你多少个格子。不同的消费品,对你生命质量改善的程度不一样。花很多钱买/租一套好房子,它将以优良材质填充你生命中的好长时间。但花好多钱买豪车/包包可能帮助不大,豪车的新奇感和满足感不过短短一两周时间就消失了,剩下时间它对你的体验和普通车子并没有多大区别。当然这些只是举个例子,每个人的感受可能差别很大。
三、
家庭出身,对人生早期的材质填充有很大的的影响。
我是个80年代出生的典型小镇青年。在八九十年代,有个说法说,像深圳这样的经济特区,是“文化沙漠”。对于这样的评论者,我只能说,这些大老爷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沙漠。深圳再文化沙漠,至少还有书店、报刊亭、很多电视频道。
而八九十年代的典型小镇,则是沙漠中的沙漠。我小的时候,镇上只有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新华书店,大半个店面卖的还都是教辅书。而报刊亭压根儿就没有。电视频道呢,只能收到中央一、二台和福建地方台。这样长大的孩子,若是好学的话,只好把父亲书架上的书翻过来倒过去地看。甚至,我连报纸的中缝广告都不放过,一字不落全读完。而电视呢,《新白娘子传奇》和《西游记》则翻来覆去放了无数遍。
当然,不能因此说我们的童年是不快乐的。只是说,这样的童年,大量的时光都是在无所事事中度过,填充的材质单调了些,也少了很多可能性。
四、
人生有所成就的秘诀在于,学会如何在一件事上进行积累出常人的时间投入。
有研究者对各类小提琴演奏者的练习时间进行了估算。有一些是优秀的演奏家,已经在世界上知名的交响乐团中演奏,另外一些是音乐学院的学生,其中有些被教授认为是顶尖的学生,认为未来能成为国际知名的演奏家;还有些是教授认为不错,但潜力不够;而剩下的则是普通学生,教授认为只能在一般学校里当小提琴教师(当然水平也相当不错了)。
通过对他们练习时间的分析发现,顶尖学生和演奏家与普通学生相比,练习时间上有着巨大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在他们较小的时候就开始展现出来了。
许多有世界级大成就的人,往往都是在人生很早期的阶段就开始在某件事上积累大量的练习时间。而一般人呢,到二十几岁才开始练习——也就是从普通人正常的职业生涯启动时间开始。
老虎·伍兹三岁开始练高尔夫,当时就击出了9洞48杆的成绩。而比尔·盖茨,是13岁就开始了编程生涯。如果换作是计算机已经普及的今天,13岁编程的小孩已经很多了,但盖茨13岁的时候,可是1968年。那时候,全世界的计算机都没有几台。相比于全世界的同龄人而言,这才是真正地“赢在起跑线上”。
五、
如果说哪项能力/特质是最能决定的一个人成就,我认为,既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而是填充时间的能力。上述小提琴练习者的累积时间对比,已经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大部分看到上述材料的理解就是,这些成功者勤奋、珍惜时间。但光是用“勤奋”来解释填充时间的能力是永远不够的。
中国学生应该是全世界最“勤奋”的了,不管是因为自身勤奋,还是被逼的,中国学生的填充时间能力都是很强的。在PISA2012中(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经合组织举办的全球性教育情况测试和统计,上海学生的每周平均作业时间是13.8小时,居全球第一,远超其他国家。
咋一看,很吓人,全球第一了。我引用这则材料的目的,并非控诉应试教育的问题。恰恰相反,我想说的是,从练习时间的角度看,这点时间远远不够长。不信大家可以自己统计下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如果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一周花超过13.8个小时,一点都不难。而真正有世界级成就的人,像盖茨,他们的幸运之处,不在于智商多高,而是在很小的时候找到了自己兴趣所在——哪怕半夜潜入学校机房也在所不惜。由此,积累了超常的练习时间。
上图是美国的一项统计数据,其实学生在学校中所花的时间不过14%而已。中国学生课业负担重一些,但只要不是自发地热爱一件事,一定是有大量时间空余而没被填充过的。所以,这样的时间利用效率下,你我注定只能做个普通人。而世界级专家则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让自己的时间被高效率地填充掉。
六、
拿学生作为例子来分析,提升填充时间的能力,有两种方法:
由外力驱使。家长监管、老师督促、标准化考试、大棒加萝卜…这是工业时代以来,全球范围主流的教育方式,中国把这个教育模式发挥到了极致,因此我们有了全球第一的作业时长和全球第一的PISA测试成绩(包括阅读和数学)。
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和材料,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学习漏洞而非评价学生...这种模式在全世界还是凤毛麟角的。我在《以色列、芬兰为什么能成为创业的国度》这篇文章中介绍过的芬兰教育就是这种模式的代表,美国的很多精英私立学校也是如此。所以才能出现盖茨这样的(十三岁就精通编程的)学生。
进入新千年来,动机心理学领域开始风靡“自我决定论”。这个理论的创始人德西和瑞安教授(Deci & Ryan)在2000年发表的自我决定论论文(《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至今已被2万多次引用。
自我决定论认为,人的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内在动机也就是指与活动相联系而不是与这种活动指向的目标相联系的价值或快乐,而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 针对的是活动所指向的外在目标。也就是说,当我们做一件事,这件事本身就能给我们带来巨大乐趣、激励的时候,我们是受内在动机驱使,而不是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受到惩罚。
德西教授等人设计了大量的实验,证明了金钱等外部奖励对人们的动机造成了伤害。在实验室里,那些因为有外部奖励(糖果或金钱)而去画画的孩子们,更容易对画画感到厌倦,也更容易被困难击退。而没有任何激励的孩子,表现出了对画画更持久的热情。
真正拥有内在动机的人,更容易在时间填充率上超过一般人。世界上真正有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受内在动力激励。就像伍迪·艾伦,始终刻意与外部奖赏保持距离。他多次获得奥斯卡奖,但都推脱了去参加颁奖典礼的机会。艾伦不仅不参加颁奖典礼,他也不去读任何关于他作品的评论,甚至没有把自己所有的电影都看了。工作,工作及其带来的满足感,就是送给自己最好的“小金人”。
七、
世界上的教育,有两种理念。
一是,培养有用的人。大部分国家、家庭都是这种理念。从数据上看,中国是执行这个理念的国家中,学生填充时间效率最高的。但这种理念下,所培养的都是“有用”但很多缺乏内在动机的人。
二是,为每个人提供合适的时间填充材料。让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发自内心的喜爱。通过不断增强学生能力而提高学生自信心,而不是通过考试竞赛打击学生。
我相信,后者才是教育的真谛,才是教育的未来。
八、
人生最高境界,就是每一分每一秒做的事都是内在动机驱动的,完完全全地享受当下。这时我们的时间填充率一定是最高的,所能达到的成就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