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通过一次家庭小事儿来引出对“旧物”的处理态度,文中我提到了“断舍离”这个概念,《断舍离》这本书我早有耳闻,只是因为我自己一直勤于整理,所以没有去读这种“整理术”。
那天在引用这本书的时候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这本书不单单是一种“整理”而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对自己的内心做一次洗涤。出于好奇我买回来,用一上午时间把这本书读了一遍。
蛮有趣的,除去一些心理分析,里面有几个充满智慧的“点”值得分享,所以今天就用这篇文章来简单聊聊这本书吧。
全书主要通过对“断”“舍”“离”这三个字的解读来传递这套“由外到内的整理术”。
舍弃废物
舍,舍弃家中累积的废物。
这里的“废物”应该如何界定呢?
书中给出这么一个判断:
我们必须依据“现在”这个时间轴,一步步选择、取舍,只留下自己“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
关键词:现在、自己。
对“现在的自己”而言,需要、适合、舒服的物品,就留下吧。
对“现在的自己”而言,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物品,就舍弃吧。
根据“物品”与“自己”的关系可以划分出这么四个程度:
根据这四个程度的划分一点点对物品进行整理。
通过这种方法,舍弃的真的只是物品么?不,在丢不掉的东西背后,其实隐藏着我们自己的弱点和自卑。
忍不住去买流行服饰的人,其实是希望有人成长自己美丽;搜集厨房用品或是餐具的人,其实是因为担心自己没办法把饭做好,所有才依赖工具;囤积了许多书籍的人,其实是想掩饰自己在知识上的贫乏……
自卑多半来自于比较之后的结果,可能是自己和他人相比,也可能是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相比。
通过物品来觉察这样的“心理束缚”,你可以清楚看到拥抱着某种不满足感的自己。
断绝物品
断,断绝不需要的物品进入房内。
试想,你是否有着“不拿,就吃亏了”的想法?比如收下一些免费赠品,或是购入超过自己需要的折扣商品。
我们的生活就像住在河流途中的一个小池塘里,这条河是从上游流向下游。我们需要在池塘入口设立一个挑选东西的闸门,叫做“断”;出口处则有一个丢弃东西的闸门,称为“舍”。
我们不仅要放宽“舍”还要限制“断”。
进入大卖场等地方购物时,几乎所有人都处于情绪高涨的状态之中,面对琳琅满目的新东西,总是被“好想要”的欲望冲昏头,所谓的冲动购物,便是如此吧:)
当你心想“好想要”的时候,请先深呼吸一次,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吗?应该买吗?你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对物品的拒绝还会提升你的“个人形象”。
当你将房间里的东西换成你自己经过精挑细选后的“珍藏品”,这也是在向自己宣告:“我适合使用好东西。”
通过使用这些“珍藏品”,不知不觉中你和物品的契合度会得到提高,再使用高级品时,你会感到与之协调,自我形象也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原来那种“嗯,好吧,就用这个先将就着吧。”的挑选物品心态也会让自己在如何对待和使用时处于一种消极心态。
所以,尝试着改变观念吧。
脱离执着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身处宽裕而自在的空间。
《道德经》里有一段话: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若想求得知识,要日渐增加;若想求得智慧,要日渐去除。
“断舍离”的前两字是指对物品的对待态度,而最后一个“离”字则直指我们的心境、生活状态。
在实践“断舍离”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需要的时候,遇见了对的人,收到了想要的东西!”
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你的在通过“断”“舍”的训练磨练了你精心挑选物品的传感器,这个传感器会转变你的生活态度,让你感觉到“现在,我所需要的东西没有过与不及!”
一旦达到这种状态,我们会从执着中获得解放,从而处于“无所谓满足或不满足”的轻松心境中。
这是一个摆脱了与他人的“竞争”,丢开了应该视之为目标的“理想形象”,而让心灵获得自由的世界。
《断舍离》这本书是通过对物品的选取、处理来改变自己的内心姿态,从而影响你的观念。
而我则是从书中看到了一个大写的“破”字。
大二寒假回家,我从书柜里翻出一沓信件,上面记载了很多和她的记忆,还有她给我折的一盒纸鹤。
其实这些东西,我好几次都想丢掉,但是一直不愿意,总想凭着它们来回忆一些过往。这就是典型的“放不下”。理性来看,我和她早就没有任何关系了,未来也不会有所交集,我为什么还要留念?
我给自己定义为:格局太小。对未来的自己没信心,对过去的自己太依恋,这样的我是无法往前走的。
那些东西后来都丢了,我忘了是因为丢了它们,我才决定一往无前的前行,还是因为决定一路向前而丢掉了它们,其实这些都无所谓了。
真正的事实只有一个:我对自己做了一个合理的判断,给了自己一个勇往直前的勇气,我摆脱了曾经套给我的枷锁,不论过去我走出什么样的“局”我都要破掉它,改变自己。
过去的便过去吧,可以回忆,但绝不能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