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一直认为哲学是虚无缥缈的,书中颠覆认知的理论让我数次化身暴躁老姐,怒火中烧,但细想又似乎都有几分道理。冲击内心的时刻即将来临,准备好了吗?来咯~
1、原因论与目的论
如果有人告诉你,童年阴影和精神创伤是不存在的,人不是受过去原因支配的存在,不知道你会不会过去tui他一脸,然后勾起一个三分讥笑三分薄凉四分漫不经心的笑容。这正是我看阿德勒主张时的表情。他说愤怒(这里仅指私愤)是捏造出来的,是一种交流形态,我们不发怒也可以交流,发怒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我们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而采取了某种行动。
乍一看岂有此理,回想一下最近一次发怒的情形,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怒气在某一个瞬间突如其来,整个人被情绪支配,然后说出伤人的话,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因为被情绪左右,所以不由得发怒。而目的论推翻了我的想法。他说我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从而制造的怒气。不得不说,看到这里我暴躁了上火了,我一直觉得我是愤怒的受害者,却原来愤怒是我自己主动选择的?
看待一个问题时,从原因论到目的论,很多在我们看来无可避免的东西也会变得可收可放。除了情绪,还有困扰我们的原生家庭、童年阴影也是如此。原因论告诉我们不和谐的家庭会导致孩子缺陷的性格,父母破碎的婚姻会导致孩子难以相信爱,这理所当然的道理却被阿德勒全盘否定,他提出以下主张: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而是在经历中发现了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那么由此看来,倘若不赋予这件事情本身多么重大的意义,那么我们是可以摆脱它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很有道理又很没人性的理论,践行很难,但确实有效。
2、人希望改变,而往往难以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阿德勒却说难移是因为我自己下了不移的决心??荒谬!我一边希望自己改变一边又下着不改变的决心,我不要面子的吗?
前段时间网上刮起一股自律风,自律一时爽,自律长久难,列了一堆计划,执行确是十分坎坷。究其原因,阿德勒真的是对的,改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跳出舒适区的无措,面对未知的恐慌,我必须承认自己一边希望改变,另一边内心又给了自己太多退路,不改变当然更轻松,然后又日复一日为没有改变而自责愧疚,最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问自己,你真的是发自内心想改变吗?你准备好迎接改变过程中带来的一切风浪了吗?如果你还是没能改变,说明你的决心还不够坚定。
3、一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自卑、权力斗争等)
阿德勒的主张总是让我大跌眼镜,我觉得我最大的烦恼来自于“缺钱”,他却告诉我一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书上说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那么我的烦恼还会是缺钱吗?不,那时候我应该没啥烦恼,货币需要在社会关系中才有意义,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么我最多就是感觉比较孤独,阿德勒说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由此看来一切烦恼的本质是人际关系带来的。网络上盛行的容貌焦虑、学历焦虑等等都是源于跟别人的对比。每个人都有自卑感,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我特别喜欢这句话:
健全的自卑感是来自于“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那些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是因为站在了竞争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当成了自己的失败。
4、课题分离
不幸之源在于人际关系,但宇宙中确实不可能只存在我一个人,那么我该如何去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呢?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向前,第一步是学会课题分离!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距离产生美,而如何划分这个距离?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按照这一原则分清哪些事情是自己的课题,哪些事情是别人的课题,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我本身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很是介意别人的眼光,不论工作还是生活中经常会因为不想让别人失望然后去委屈自己,在追求认可欲的过程当中,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多年,到底该不该为了别人的期待而活着?课题分离告诉我,怎么做是我的事,怎么评价是别人的事,而别人怎么看是我不该也不能强求的。我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只不过是因为缺少了被讨厌的勇气。
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的内心一样化身etc(自动抬杠),如果不必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是不是意味着我可以叛逆,可以出格、可以为所欲为?被讨厌的勇气不是为了被讨厌而被讨厌,而是做好自己,不惧怕被人讨厌,我们本来就不必为别人活着。这么多年的包袱一下子放了下来,也许在践行上还有困难,但至少思想轻盈了许多。
5、横向关系的建立
课题分离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关系,减少烦恼,但是如果一切问题划清界限,是否过于无情?如何才能形成协调的关系呢?答案是施以援助但不妄加干涉。援助和干涉到底有什么区别,我纠结了很久。干涉会有居高临下的指示命令意义,援助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应对课题”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把马带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它喝水
从小我们生活在赏罚式教育之中,做得好会有表扬,不好会有批评,但是表扬和批评都是基于纵向关系产生的,带有俯视的意味和操纵的目的。阿德勒提出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更有利于建立和谐关系,横向即平等。例如,有些男人会骂家庭主妇“又不挣钱!”或者“是谁养着你呀?”之类的话,也听到过有人说“钱随便你花,还有什么不满的呀?”之类的话,事实上公司职员和家庭主妇只是劳动场所和任务不同。
横向关系的建立需要我们培养平等的意识和独立的自我主张。
如果我们和父母、子女、爱人、领导都建立一种横向关系,那么人际关系是否会轻松很多?
6、共同体感觉
课题分离和建立横向人际关系之后,人生是不是简单了许多?新的问题又困扰了我——我们好像还是没从人际关系中获得幸福。所以阿德勒提出课题分离只是人际关系的入口,其终极目标是“共同体感觉”。何为共同体感觉?简单来说就是归属感+存在感。
学校是一个共同体、公司是一个共同体,甚至宇宙也是一个共同体,有人一旦退休便立即没了精神。被从公司这个共同体中分离出来,失去了头衔、失去了名片,成了无名的“平凡人”,有人接受不了这一变化就会一下子衰老。但是,这只不过是从公司这个小的共同体中被分离出来而已,任何人都还属于别的共同体。
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现在面临的问题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弄清楚何为共同体和共同体感觉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获得共同体感觉?
1)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不是对自己的盲目肯定,而是抛弃对自己的悲观,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可改变的。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2)他者信赖
他者信赖即一种无条件的信任,它是一种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方式,我能想到的最合适的情感就是出生入死的战友情,彼此依靠,相互信赖。倘若生活中有完全信赖的人,一定很幸福吧,建立信赖的基础是“不惧怕背叛”。
3)他者贡献
回想一下你最幸福的时刻发生在什么情况下?我的答案是当我觉得我对别人有用时,内心感受是无以言表的。也许为了追求这种感觉,我过度地关注了认可欲,但阿德勒却主张每个人存在即价值,认可欲是贡献感的一种手段,在他者贡献这一点来说,只要我们主观上的“我对他人有用”即可。乍一看很荒谬,但确实有几分道理,譬如生病在床的亲人,我们无需他对我们做出什么实质性的贡献,他的存在就是最大的价值了。
有了以上三者,基本上解决了我们的问题——获得共同体感觉。这里提一下最后的主张,活在当下
7、活在当下
从小我们就听说人生是长跑,我们被寄予厚望,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当上CEO迎娶白富美,但我们中的大多数终其一生都很平凡。那么我们就是loser吗?
和接纳自己一样,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点甘于平凡的勇气,平凡不是无能,不是给自己懒惰的借口,这个世界上天才毕竟是少数,不是谁都可以成为优等生,我们只需做好自己。其次,人生不是线,而是无数个刹那,把过程本身当作结果,如登山、如旅行,并不是到达山顶才有意义,并不是抵达旅行地就算旅行,路上的风采更值得我们关注,所以活在当下,聚焦此时此刻。当你过好了现在,在不经意的时候,未来已来。
即使生命终结于“此时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无论是20岁终结的人生还是90岁终结的人生,全都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假如我认真过好了“此时此刻”,那每一个刹那就都是一种完结。
结语~这本书看起来很痛苦,很反人性,但是它的确解决了我的很多困惑:不受控制的怒气、自卑情结、原生家庭、讨好型人格、对自己莫名的厌恶感,这些原来都有办法解决,勇气——被讨厌的勇气、被背叛的勇气、改变自己的勇气、重新选择的勇气。你简单,世界就简单,为此鸡汤共饮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