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丝绸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空前的。以广东为例,19世纪70年代,为适应生丝出口,广东出现引进外国机器、外国技术的新式缫丝厂,到清末,机器缫丝厂遍布顺德、南海,使广东成为全国“使用机器工厂”数量最多的省份。丝绸出口还带动了全省的商业、手工业、金融业、服务行业,时人认为丝业是“广东商业之命脉”。丝业商人积极参与筹建商人团体、开展社会救济,还投身爱国运动,是广州商界中很有实力的一个群体。在晚清,广东之所以成为早期现代化先行一步的省份,与丝绸出口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其他产丝的省份如浙江、江苏,丝业对本省经济的影响也很显著。
如果我们把视野扩阔,那么,不难发现,晚清中外各方面的交流、冲突、融汇,更是远远超过鸦片战争前,其中的经济、文化交往,同鸦片战争前的“海上丝绸之路”有一定继承接续关系,并非没有相同、相近之处,不宜简单地以“外国经济、文化侵略”来概括。“海上丝绸之路”应该与丝绸有关,如果我们认为不清楚丝绸出口有多少的年代有“海上丝绸之路”(18世纪以前);每年出口蚕丝几千担、丝绸价值几百万元的清代中期也存在“海上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