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柳镇
小七孔景区就位于梦柳镇上。小镇全名应该叫梦柳布依风情小镇,位于小七孔景区东门外,是当地政府为发展旅游经济而建的渡假村。
小镇不大,整体看起来清新干净,像一幅水墨画。临马路有两个大大的城门楼样的仿古建筑,很有特色,远处是黛黑的青山。近水楼台先得月,镇上的房子大多都开成客栈,连住宿带餐饮,一体化服务,村民游客,各取所需,相得益彰。房子也比较有特色,青瓦白墙,砖木结构,多为四层,而且最上面一层是木结构的,有个敞开式的风雨走廊,站在上面看风景感觉应该很不错。
镇中心有个小广场,东西两边各立着三根石柱,上面刻着好看的花纹;北面立着一面巨大的铜鼓,铜鼓中间是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外面一圈一圈的又镌刻着许多花纹。据说铜鼓是瑶族的圣物,是精神和灵魂的象征,只有在重大节日或有重要事件举行仪式时才使用。
关于它的传说,应该起到一种警戒作用吧。
晚上,铜鼓广场很是热闹,很多游客在广场就餐,还有免费的表演可看,多为一些苗族瑶族的歌舞风情,既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传播民族文化,也加深游客对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了解,一举多得。
景区外的马路边有个小市场,多是村民在这里卖些瓜果蔬菜和小吃,方便自己,也方便游客。
小摊上卖的黄瓜很新鲜,个头均匀,身形也很好看,清甜香脆,味道很不错。只是不像我们平时买菜的按斤卖,这儿的黄瓜是按个数卖的,五块钱三条。
水果也不贵。拳头大小的火龙果,十块钱八个。个头小,皮一扒,一人吃一个,方便。味道我觉得比大的还要甜。
香蕉,十块钱一袋,有两大串。品种多为帝蕉或芭蕉,小小的个头,熟透了的,味道也着实很好。
小市场外的大马路边,就有到荔波县城的公交车,十分钟一趟。票价七元,可现金也可扫码支付,非常方便。
荔波县城
19日下午梦柳小镇乘车到荔波。一下车,就被眼前漂亮大气的汽车站吸引了。可以说,这是我在旅行中所见过的最干净外观最艺术的汽车站了。看样子,应该是新建的。只是没找到合适的空地和角度,没法拍下它的全貌。
我们入住的酒店叫三力酒店,距离汽车站六七分钟的车程。
“三力”,三个力合起来就是“荔”啊,是不是有点巧合呢。这是我们此次行程住的条件最好的酒店了,价钱倒不是很贵,三百多一点。
酒店外观就很大气,规模也不小,有好几幢楼。大堂内的工作人员态度超好,还有帅气的小哥亲自给开电梯,服务真是一级棒。房间内的设施也好,干净敞亮,小丫头说连洗发水都是高级的,真不愧是星级酒店。
荔波县城非常干净,街道、花草树木,一尘不染的感觉。高楼大厦林立、路上车来人往,热闹但不繁杂。
站在樟江大桥远眺,蓝天白云下,樟河水奔流不息,两岸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近看桥栏上的花盆里,枚红色的三角梅、叶子花热情绽放。荔波县城,风景如画。
街边的水果摊很诱人。紫葡萄、绿葡萄,还有漂亮的美人指,别说吃,光看着都爱死个人。百香果个个新鲜饱满,色泽诱人,不光味道又香又甜,关键是价格比我所在的江南小城还便宜。
县城里有一条美食街,果真是一街的美食。家家店里生意火爆,坐无虚席。果真是“爱吃之心,人皆有之”。最火热的一道菜当属“豆花烤鱼”,几乎毎个桌子中间都有一大盘。鱼上覆盖着白白嫩嫩的豆花、红红的辣椒,辅以绿绿的香菜、金黄的油酥黄豆点缀,色泽诱人。看客人们的吃相,味道肯定也不错。不过,辣是一定的,个顶个吃得满头大汗,用手扇着,嘴里不断吸气。先生肠胃不好,我也不能吃辣,小丫头不喜欢吃鱼,所以我们还是果断放弃了这顿大餐,准备寻么点小吃。
烤肉串,小丫头的最爱。虽然辣,味道还是不错。酸梅汁,酸酸甜甜,解辣解渴,吃肉串的绝配。
葱油饼,竟然是大葱+肉的小点心,现做现卖,味道又酥又香又脆。(光顾着吃,忘记拍照了,呵呵。)
毛豆腐,我觉得和臭豆腐是差不多的,只不要豆腐是不臭的,油煎过后,佐以葱花、香菜、油酥黄豆、油辣子等,大众口味,喜欢豆制品的一定爱吃。
各种口味的砂锅饭,饭菜一锅出,营养又美味。
荔波还有一种餐后的小甜点叫冰粉,龟苓膏、凉粉、凉糕等,浇点冰水或许红糖汁一类的糖浆,吃起来凉凉的,甜甜的,有一种红糖的味道。这种小吃在镇远也有的卖,只不过种类没这么丰富,里面只有凉粉一种,也没有红糖的甜味。相比之下,荔波的更胜一筹。这也是此次贵州之行中我觉得最好吃的小吃了。
匆匆忙忙,在荔波县城也仅仅停留了半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的时间。第二天一早赶往安顺,便与其匆匆别过。
荔波,还会与你相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