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分享了三期:
今天我们接着分享作为演讲者的你,来到演讲现场,你需要做些什么,提高演讲成功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演讲前的彩排、演讲过程、演讲后的反馈收集。
1.演讲前的彩排
在过去的线下演讲环节里,我发现很多的演讲者很认真地准备了演讲前的工作,却唯独对演讲当天的彩排不重视,可实际上,演讲前的彩排至关重要,它是一次成功的演讲,不可省略的部分!
人本能对公开演讲会有恐惧感,而一次认真地彩排,会让你在各个环节有熟悉感,从而缓释这种恐惧对你造成的心理压力。
演讲前的彩排,其实就是以正式演讲的状态,去感受下面的很多细节:
1.如何上台,站什么舞台的什么位置合适?
2.演讲过程中是否要走动?走动频率是怎样为宜?
3.开口说第一句话的时候的状态:是先在台上跟台下眼光交流3秒再开始,还是直接开始?
4.如果有PPT,你的PPT是否可以正常播放?你站的位置,是否会挡住观众看PPT内容?你对PPT每页的衔接是否能自如?
5.演讲内容排练:在台上分享演讲内容大概2分钟,让自己真正进入演讲的状态。
注意事项:
彩排的时候,请一位导师观察你在台上的表现,并且请对方根据你在台上的声音、站姿、走位、表情、眼神等各个方面结合你的内容,给出反馈,并且根据这些建议意见做微调。注意,这些只是身体语言的调整,非的演讲内容的调整!
细节决定成败,做过演讲的人都会深刻体会这句话的重要性!
2.演讲过程
很多的演讲者在台上演讲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很紧张,对话式的演讲方式能很好地缓解这个问题。所谓对话式演讲就是,把演讲当成一次与他人的对话。想想,如果你是跟朋友面对面聊天,你会感觉紧张吗?
在对话式演讲的过程里,做到:
每次目光扫描一个观众区域:可能是前方,后方,左边、中间、右边,让目光移动,不要一直停留在某个区域。
每次与一个人进行眼神交流:在注视你的人群里选择让你舒服的目光
每次对话中间停顿:演讲中,需要刻意地停顿留给观众一些思考的时间,停顿的时间大概在2秒左右。
演讲过程里,演讲者该关注:
1.关注自己的演讲内容呈现的逻辑框架及思路
2.关注观众的反应
3.忘掉自己,以观察而不评判的方式来看待正在演讲的自己
当你在演讲过程里,处于一种忘我的对话状态时,你自然就会达到松而不弛的演讲状态,这时候不管是你自己还是观众,都属于一种沉浸和享受演讲的过程里!
3.演讲后的反馈收集
很多演讲者在走下演讲台的那一刻,就认为本次的演讲已经结束了,但其实,如果你是一个对演讲有要求,想要更精进,可以向身边的人询问:听完我讲的,你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就是验证你的演讲效果更直观的验证。
除了询问,如果举办方有视频或者录音,那就更好了,你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录音更好地回顾你自己在演讲过程里的表现。当然,这个很需要勇气,但演讲本身,不就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吗?
刚刚已经分享了从演讲前、演讲过程和演讲后三个阶段,讲述了演讲者需要关注的事情,如果你在下次演讲的时候,刻意训练所提及的部分,那你和观众都将会获得一次极佳的演讲体验!
关于演讲的各个阶段,已经分享完,考虑到很多人的知识碎片化导致用不起来的问题,下期将会把演讲从写演讲稿到记演讲稿,再到演讲现场这几个演讲环节,做一次整体梳理,让知识变成有框架的工具,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