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分享了如何写演讲稿,文章可戳:
在演讲稿写完后,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可能很多人条件反射是:背演讲稿!可是,先不说背演讲稿有多累,估计有过演讲经历的人都会知道,在演讲时很容易出现紧张的情况,一旦紧张,会导致忘词,然后就进入了更紧张的死循环。
为解决演讲背稿给演讲带来的后遗症,今天这篇文章,就与你分享演讲不用背稿的方式。总的来说,这个方法分为三个步骤:书面语变口语、记演讲框架、演讲刻意排练。
1.书面语变口语
有过演讲经历的伙伴一定会知道,书面语和口语是两套不同的语言体系,演讲里使用的是口语,而在梳理逻辑时写的演讲稿是书面语,因此,要将语言体系做一定的调整。
调整的方式是:自己把演讲稿用说话的方式说一遍,那些在说的过程里有卡顿的地方,就是需要做改动的地方,改动这些地方后,再用口语方式说,直到整篇演讲稿像你跟人聊天一样自然顺畅。
演讲和说话都有共性——时间短,不可重复。所以,演讲时,尽量不要出现那种说完别人不能理解的生僻复杂词,如果这个词不可或缺,在演讲过程就必须要对这个生僻复杂词做口语化的解释。
2.记演讲框架
很多事情都是一开始做加法,到最后慢慢做减法的过程,演讲也是如此。在写演讲稿的环节,我们是逐步增加演讲内容,让整个演讲的内容变丰富,但在演讲稿写好后,正式演讲开始之前,则是做减法的过程。
做减法的方法是记住下面几个部分:
1.首段内容,演讲时开场的第一句话和第一段内容,决定整场演讲的基调,它对演讲者的演讲状态至关重要。
2.演讲主体的逻辑框架,最重要的是记住不同内容点之间是如何衔接的,通常大部分人在演讲过程出现卡顿忘词,都出现在不同内容点的衔接处!
3.最后一段内容,它将决定观众对整场演讲最终的感受,最后一段内容是否有亮点,也很关键!
很多人都表示背稿的方式讲不好,因为表达本身就是流动的,需要一定自由度的,而背稿违反了这一天性!
3.刻意练习演讲内容
当我们完成前面两步之后,决定你在演讲时是否足够自信,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演讲前的对演讲内容的刻意练习。练习的次数越多,你内心对于演讲的自信就越足,没有捷径!
演讲演讲,除了讲,表演的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表演指的是声音、眼神、手势和站姿等身体语言,表演是为演讲的内容服务的。我自己有特意去学过一段时间的表演,深知身体语言对内容的影响,这个部分,后面可以写文章单独分享。
自我排练的方式有两种:录音或者录视频,录音更简单但录视频训练的效果更明显,不同的方式也有不同的需要关注的点:
录音:关注声音情绪与内容的匹配程度;
录视频:关注声音、眼神、手势和站姿与内容的匹配程度。
不管是录音还是录视频,在录制完成后,一定要学会以一个观众的角度来听/看自己的演讲过程,从中发现演讲可以改进的地方,然后一次次自我优化,才是这两种方式排练的价值所在。
除此之外,需要重点关注演讲时长,限时是演讲的难点之一!排练的时候最佳时长是比要求的时长早1分钟结束。如果一场演讲限时6分钟,那录音或者视频分享最佳完成时间是5分钟,在演讲现场会有更多干扰因素,也会更慢,所以需要留1分钟作为缓冲时间。
排练的过程最重要的是:不看稿,记住框架,像在演讲现场一样直接讲,如果一开始难度太大,可以在前期训练的时候看着框架来讲,后期直接靠记忆里的框架来讲。尽可能不要全程看着框架,容易形成依赖,会导致正式演讲的时候会因为没有框架可看,内心产生恐慌。
排练的时候需要注意:每次讲的细节可能会有些不一样,但只要步骤二里重要的那些内容点讲到,就可以,因为表达本来就是每次都会有所变化的!接纳了这个变化,才能在台上有框架有逻辑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达到最佳的演讲状态!
今天分享的不用背稿的演讲方法,运用熟练后,可以迁移到分享、授课等一系列的公众分享场合里,如果有机会,立马用起来吧!毕竟,知识不是力量,运用知识的能力才是力量!
下期,将分享在演讲现场需要注意的那些事!敬请期待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