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读书笔记1——心态与情绪

来自豆瓣App


樊荣强,财经作家记者,职业经理人,营销与管理顾问。现为重庆非樊语商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培训师、重庆经理人当众讲话口才培训中心首席培训师。出版过《20天练成脱稿讲话》《魔力演讲法则:当众讲话的艺术》《销售与口才:绝对成交的88个核心原理》《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等著作。

本书从自信、表现、经验、知识、思维及词汇六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当众讲话应该具备的能力。作者结合多少年培训经验首创当众讲话“钻石法则”、“莲花六技”、“问题链思维”、“口才导图”等操作性极强的讲话技术,这些方法能够使读者在短时间内提高当众讲话的技术,成为讲话达人。

一、为什么我们需要讲话

1、用讲话建立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身处于一个矛盾的境地:一方面,我们活在一个别人为中心的世界;另一方面,我们也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

在以别人为中心的世界里,我们只是别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而在以你自己为中心的世界里,全世界的人都是你的配角,你周围的一切,都是你已经拥有和即将拥有的资源。

每一个人要想与我们身处的世界发生与建立关系,必须通过语言来进行,必须通过讲话来实现。

讲话又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呢?

    1)呈现自我

让别人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自我。

    2)迎合需求

我们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讲话来把自己的价值呈现于人前,并符合别人的需求。

    3)改变别人

跟身边的人讲话,改变他们,让他们理解自己,从而让我们嵌入到别人的世界,或者让别人嵌入到我们的世界,最终令我们自己过得更好。

2、练口才其实就是练心

(1)练爱心

爱因斯坦说:“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有爱心,就是爱已、爱人、爱社会、爱生活、爱大自然、爱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

一个人想练口才,必先有爱心,否则,就没有表达的欲望。

(2)练信心

如果你只有欲望,没有胆量去表达自己,争取机会,命运之神也不会垂青于你。你整个的人生也将暗然无光。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心,不要说讲话,就是活着,对他来讲都是一场苦难。

(3)练有控制的心

讲话要有思路、有条理性、有逻辑性。

3、必备的15种人生态度

所谓态度,就是你较长时间以来内心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1)真诚:真实诚恳、信守承诺

(2)激情:狂热的生命冲动

(3)宽容:原谅,饶恕,不予以计较追究

(4)善良:纯真温厚,没有恶意

(5)责任:分内应做的事情

(6)坚持:坚定不移,意志力的完美表现

(7)智慧:俯仰天地,洞察人心

(8)创新:生命有创造力

(9)礼貌:个人修为涵养

(10)自律:遵循法度,自加约束

(11)谦卑:谦虚,不自高自大

(12)个性:鲜明的、特立独行精神面貌

(13)学习:不断超越自我

(14)冒险:挑战生命潜能

(15)感恩:积极地面对人生


1、日常交流与正式讲话的区别

日常生活与工作当中的讲话与聊天,尤其是闲聊,都是轻松的话题,让人感到放松,没有约束,也不需要担心。

正式场合的讲话,一般需要花大力气准备。而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来不及准备,于是说话前往往没有把握,这样就容易导致紧张和恐惧。

2、当众讲话的主要特点

(1)当众讲话是单向的

在单向的交流中,有两大难题要解决:

一是你不知道听众在想什么。

二是你必须自己把条理弄清楚。

(2)当众讲话是即时的

首先,你不可能有多的时间去准备;

其次,即时性的当众讲话,还要求你不能中断思路、中断讲话。

(3)当众讲话是一对多的

3、害怕当众讲话七大原因

(1)自卑情结

(2)性格害羞

(3)追求完美

(4)目的颤抖

(5)不良心结

(6)缺少锻炼

(7)缺乏准备

4、人类精神世界解读:为什么我们怕出丑

(1)病理解读:社交恐惧症理论

对社交生活和群体的不适应,而产生的焦虑和社交障碍。

(2)功能解读:自卑与超越理论

超越自卑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敢于坦然地承认自卑,进而深入地反省、观察、研究我们的自卑。

其次,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卑,不要胡乱比较,错误比较。

最后,千万不要用错了标准。

(3)认知解读:认知不协调理论

减轻和消除不协调的方式:

一是改变或否定认知因素中的一个。

二是改变一方或双方的重要性或强度。三是在不协调的两个元素之间,加入一个或多个能弥补二者之间的距离的新认知元素,使原来不符合推理原则的两个认知元素通过新的认知元素构成合理、协调的联系。

(4)需求解读: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情感和归属的需求(社交需求)

尊重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

(5)结构解读:本我、自我、超我理论

人的精神世界分为三个部分:

1)本我,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

2)自我,代表理性和机制,充当仲裁者,努力调节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之间的冲突。

3)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完美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6)互动解读:镜中我理论

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

三、突破恐惧的训练方法

1、了解自己的问题

当你要开始练习当众讲话之前,一定要对下列问题给出答案:

1)我害怕当众讲话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2)我是否经历过非常难堪的当众讲话失败?

3)我为当众讲话作出过哪些努力?

4)这些努力足够吗?

2、培养讲话的冲动与习惯

战胜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体验恐惧。用讲话的冲动,培养讲话的习惯。

3、积极的心理暗示

法国心理学家希恩·德玛指出,人的自信来源于未来的自己!

积极性暗示的七种基本方法:

(1)抬头走路法

(2)座右铭与喊口号法

今日的暗示,就是明日的你。因此,写下几句激励自己的话在笔记本扉页上,贴在你的写字台前,压在你桌子的玻璃下面,不断地提醒,或者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大声喊出来。

(3)扩大优点法

设法发现、扩大每一个微小优点

(4)淡化消极因素法

设法缩小消极面

(5)不说消极语言法

(6)赞美他人发法

你看到他人的长处、优点,这说明他人的长处、优点也进入了你的心灵。

(7)转移暗示法

将别人对自己的消极暗示,转化为积极暗示。

4、走出并不断突破舒适区

(1)让自己成为公众焦点

(2)到公众场所进行表演

(3)注视着跟你讲话的人

(4)争取论坛提问机会

5、当众发言,大声讲话

(1)模仿领袖讲话

(2)大声讲故事

(3)大声朗诵

四、情绪及表情的控制

1、临场掌握情绪的技巧

(1)语言暗示

(2)肢体活动

(3)声音转移

1)讲话时尽可能提高嗓门

2)让声音充满激情

3)不要用过快的语速讲话

(4)获得支持

2、情绪与表情的区别

情绪是从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主观体验,也就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

内在的情绪在面部的反应称为表情,也就是说,表情是指人们表现在面部的思想感情。

3、情绪的维度与表情的分类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以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的观点来看,情绪包括了以下三个维度:

愉快——不愉快

紧张——放松

激动——平静

表情则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忧:苦恼、涕哭、过失、失落

悲:忧郁、担心、悲哀、丧胆、绝望

喜:欢笑、喜悦、高兴、情爱、柔情

思:反省、默想、思考、期待

怒:怨恨、愤怒、敌视、恼怒

傲:侮辱、轻蔑、厌恶、傲慢

惊:惊异、惊愕、恐怖、震骇

愧:惭愧、羞耻、谦虚、赧颜

庄:尊敬、庄重、景仰、皈依

谐:嬉笑、搞怪、诙谐、滑稽

4、表情在当众讲话时的运用

控制表情的方法:

(1)不可锤头

(2)保持热情

(3)缓慢说话

(4)真诚微笑

(5)恰当配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