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时光在人生的年轮上刻下了三个圈,即将毫无选择的步入中年,虽然人类寿命在科技的加持下,早已突破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局限,但内心仍然波涛汹涌,激荡着许多感慨与惶惑,感慨时光的无情飞逝,惶惑未来的茫然不可知。
某天,看到一篇来自逻辑思维的文章,还没来得及阅读内容,就被标题戳中,原题是“折碎半生,从头再来”,当看到“折碎半生”时,内心关于时间的那根弦骤然一颤:半生?我的人生竟然也已经过半了!看着标题发呆,脑际一幕幕闪回着已经走过的人生历程,所有的片段,竟打捞不出哪怕一段值得骄傲的成就。那一刻,除了惊觉光阴虚度,满心都是颓然的凄凉。当继续看到“从头再来”时,已是心凉如水——半生可以折碎,人生却没法重来!
此时,正值2018春节的大年初三,虽已是深夜,朋友圈却还在不断刷新着各种过节的分享,提示着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里,而我,独坐室内,借着酒精的刺激,咀嚼散落一地的人生过往。
不需怨恨,过去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因果已定;更该自省,未来还在脚下,知耻方能后勇。
躬身自省,高估了自己的能量。过去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更低估了由出身所决定的起跑线的力量,曾经年少轻狂的以为人生有无限可能,在走出校门后近二十年的宝贵年华里做了太多无谓的游荡。到如今眼角皱纹隐现时,和昔日的同学、同事,及曾经同行的朋友一对比,才痛心的发现知识或者学历的价值,选择大于努力的现实,以及命运的偶然转向带给人生比戏剧更精彩的结局。
对于梦想,清谈有加,却做了行动的侏儒。多少次相聚的酒酣之际,高谈自己的先见和高明,抱怨老板的糊涂和同事的愚钝,梦想和着酒精在饭桌上空升腾,天亮之后,一切却又变得和喝醉的呕吐物一样模糊不清。平日里,对别人的创业行动指指点点,甚至难掩不屑的情绪,总觉得自己要做的事业远比TA好,需要好好谋划,需要等待时机,需要如何如何……假以时日,当初那些被自己不屑的行动者,要么已经小有成就,要么境况大为改观,而自己却还在原来的生活里计算柴米油盐。
穷,是一切的根源。青少年时期匮乏的物质生活限制的不只是身体的生长,更因为被局限在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像一只井底的青蛙被遮蔽了眼光,束缚了想象,以至于成年后的我们习惯于像走兽一样的陆地视野,却难以企及飞禽般从高空俯视的眼界。很勤奋,却轻易的输给了选择。守成心态是曾经贫穷的折射,紧紧抓住辛苦得来的一点成果生怕失去,不见兔子不撒鹰,殊不知,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没有孤注一掷的舍得气魄,哪来豪气干云的庆功时刻。
痛定思痛。无法选择出身和左右命运,却应该正视自己的缺陷,提升自己,既为迎接未来的机遇做好准备,也是人生该有的修行。不忘阅读,那些经受时间洗礼的经典,虽然不能带来直接的财富,却可以让我们在苦难中从容,在浮华里沉静,文字穿越时空传递智慧,让生命更有高度和质量,我们无法保证此生一定富贵,却可以通过阅读活得精神富足。行万里路,走出熟悉的环境,除了愉悦身心,为更高远的目标积蓄能量,更能看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培养自己多角度看待问题,理解世间万象,多一个角度,便多了一种智慧,丰富了人生,升华了灵魂。
我们出身平凡,却不该甘于平庸。人生之志,上有家国,中有行业,下有亲友,此生为人,借努力和机遇,总要改变些什么。
临近不惑,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