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糍粑

                                   

                                    文/君子

二十几岁的年纪,第一次见证了舂糍粑的全过程。

腊月时节,湘西的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会舂糍粑,这成了湘西的民俗。今年腊月十七,我们学校举行了舂糍粑活动。

要想做的糍粑好吃,选材很重要。糯米粒一定要选那种圆圆的、丰满的,才会更糯更香。糯米洗干净,放入蒸屉中,用大火蒸煮,约摸半个小时,糯米已由原来的圆润饱满变得晶莹剔透。每粒米好像喝足了水的大汉,鼓胀鼓胀的,不仅好看,糯米的香气四处溢开,整个屋子都弥漫着香气!把蒸好的糯米放进大盆里,准备工作就已经做好了。

接着往石臼里加点水,防止糯米粘住石臼,再把热腾腾的糯米倒入石臼中,两个人一人拿一根木杵。这根木杵是有讲究的,它是笔直的树木做成,圆柱形,有中年男子手臂那么粗。但木杵的中间部位细些,有小孩的手臂那么粗。拿木杵的人双手要拿住中间较细的地方,这样才好用力。

最吸引人的是捣糯米的过程。两个人你一木杵他一木杵交替着,不停的捣,嘴里还不时发出:“嘿哟,嘿哟”的喊声,与此同时“咚咚咚”的声音也此起彼伏。这时的脚也没闲着,手一边捣,脚一边不停的移动,仿佛两个人是钟表上的指针,围着石臼不停地转动。随着糯米不停被捣烂,它变成了糊状,变得粘稠起来,它粘住了木杵。人们也没有示弱,捣一下,转动一下木杵,再继续捣。出于好奇心作祟,我拿起了木杵,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真不容易,捣了一会儿,细小的汗珠已从后背沁了出来,捣糯米的木杵也越来越沉重,最后甚至提不起来了。还好,一批倒下,下一批继续迎上,经过几个人的努力,糯米已如泡泡糖一样拉得越来越长,越来越黏了。

两个人用木杵把舂好的糯米架到了抹了油的桌子上,聪明的人用绳子,当作刀,把糯米切成几小块,热腾腾的糯米很烫,但必须趁热打铁,用手揪出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圆球,再由人把圆球移到空的桌子上,待它变得又圆又扁,完全冷却后,便可把糍粑4个4个一叠,仿佛叠罗汉一般。

喜欢吃甜食的人们,还不忘往糍粑里加入绿豆,红豆,白糖,颜色十分诱人,轻轻咬上一口,软糯的口感,豆子、白糖的香甜让人唇齿留香。

看着自己亲手舂的糍粑,心里特别的暖,也特别的甜。

通过这次亲身体验舂糍粑,我不仅学会了捣糍粑和做糍粑,还体会到了任何看似容易的事,做起来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任何收获的得来,都需要经过辛勤的努力和不断付出。舂糍粑是如此,其他任何事情亦是如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十几岁的年纪,第一次见证了舂糍粑的全过程。 腊月时节,湘西的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会舂糍粑,这是湘西的民俗。今年腊月...
    君子兰蔻阅读 3,332评论 0 1
  • 每逢年关倍思乡,乡风美食两不忘。说到乡下年节食品,我最难忘的就是糍粑了。 糍粑是一种糯米食品,流行于南方多地,一般...
    行走北上广阅读 5,274评论 0 5
  • 遥远的年味·打糍粑 清晨,才走进北门,一抬眼,就看到学校的大草坪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银霜。这是今冬少有的寒霜。没有风...
    金有琐思阅读 4,801评论 0 10
  • 一 村头曾有一个舂米的低矮平房,我们叫它碓房,也叫踩米房。 碓...
    朋友来吧阅读 4,243评论 4 3
  • 春节愈来愈近,年味儿越来越浓了。我们当地的谚语云: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酿甜酒,三十样样有。虽然还没有到农历二十八,...
    冬月之恋阅读 10,395评论 61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