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ual》里有两句台词,
"我们花一辈子的时间,等待父母给我们道歉,他们花一辈子的时间等我们说谢谢,而我们都得不到想要的。"
我和我爸关系开始变僵是在15年。
我高考结束的端午,他和我妈自以为瞒住我的离婚已经近八个月,终于再也忍不住满身戾气,用我以为用来形容女人比较合适的尖酸刻薄让我妈滚出去。
我自然而然地留在我爸身边,离婚协议上也是这样写的。
四十多岁的男人没了妻子,又留下了一个大号拖油瓶。
于是应该是一辈子最开心的暑假,我活的战战兢兢,不知所措。
那个暑假有94天,他反复在我耳边唠叨我妈下贱,又一再重复我身上所有的坏习惯全是我妈惯出来的,仿若十八年的岁月只有我妈在教养我。这些不好的东西,统统与他无关。
事实上我冷漠又自私,现实到不行。而冷漠和自私,算得上是我爸那边固有的家庭传统品性。爷爷奶奶不像别人家的爷爷奶奶,苹果桃子捂在柜子里发烂、酸奶放到过期也不愿意给你。二姑高傲又冷漠,一张嘴贱到你恨不得冲上去把它撕烂。
从上上一代,一直到我这一代。
我和我爸,都是这个家庭的产物。
不能同他反嘴,顶嘴会被骂不懂事。吩咐一件事情没有去做,也会骂我不懂感恩。从快两米高仰面摔下来不能动弹,说我只会给他找事,到后来也没有送我去医院。仿若家庭伦理剧看多了一样,觉得生养之恩大过天,我必须时刻对他感恩戴德,心怀感激与尊敬。
哪看的忘了,说养育之恩,是割肉剔骨都还不了的天大的恩情。
妹妹之前一直劝我小妈离婚,后来真的离了,在16年的暑假。四个兄弟姐妹里的第三对离婚夫妻,仿若结婚离婚已经成为这个家庭里的某种固有仪式。然后妹妹成了无辜承受来自亲人的恶意恶言。
他们觉得所有的错全部来自孩子,夫妻吵架因为孩子,吵到不可开交因为孩子,离婚因为孩子,离婚前本可以大事化了,没有劝父母不要离婚也是孩子的错。
可我们何其无辜。
我姥爷到现在不肯跟我说一句话,妹妹每次回奶奶家都必须面对二姑的趾高气昂,鼻孔看人。对我妹说:“欢迎你,欢迎你来做客,你是我们的客人。”他们就一定是觉得,本该继续走下去的家庭,全部因为我们不开口劝和而破裂。
我有过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其中最重要,也必须要实现的,是离开这个小城市,远远的。
我在大大小小的街道里穿梭了十八年,可这些,全部都抵不了对我爸和周遭亲人的怨与恨。
只余满腔恨意。
(2017.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