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曾说:“大辩不辩”,其实辩论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去争辩。
最近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些事情,让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不争辩,只行动,才是成年人最大的智慧。
还记得半年前,我的脑海中不断冒出辞掉当下工作的想法,我总觉得教师工作不是自己真正要追求的事业,我渴望获得更多的自我实现。
然后我试着和爸爸妈妈提过几次这些想法,但是每次谈话都是不欢而散,在他们看来,我现在的工作有编制、有较高的工资,这已经足够好了,他们完全不理解我在追求什么。
从前的我,总是试图说服他们,试图让他们理解我的想法,但越是争论,我们越是无法达成共识。
所以在过去的四个月里,为了避免不开心,我们几乎不再聊这个话题。
但是昨天发生了一件小事,这让我发现自己在“不争辩”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事情是这样的:
昨天爸爸妈妈小吵了一架,在我妈的视角:她觉得我爸现在这个工作赚的太少,厂子里没有太多活,他还在这混日子,她看到另一个招聘广告能赚的更多一些,但是我爸不愿意去,她觉得我爸在上海就挣这点钱,没有上进心;
在我爸的视角:这工作不是也挺好的吗?厂子里的其他人也没有辞职,不是都在这干呢吗?这样的日子挺好的,挣这些就够生活了。
听到这些对话时,我突然想到半年前我和他们说想辞职之后,我爸给我发了一大堆60秒的语音,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你现在的工作已经很好了,不要辞掉工作。
我真的想问他:你自己都没什么上进心,凭什么用你的“这样就挺好”的思维方式来限制我的发展?
我也想和我妈说:你看,你有自己的追求,你觉得我爸的工资不能满足你的期待,那对我来说也是如此呀,我就是觉得当下的工作不能满足我想要的成就感,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嘛。
但我只是在心里想想,其实我什么都没说,我不会再像半年前那样和他们battle了,反正也没有结果,我为什么不把这份争辩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呢?
现在回想半年前,当我想和他们争论,试图说服他们时,其实是我想辞职的想法不够坚定,如果我真的足够坚定,我不会和任何人商量,也不会受到他人言论的干扰。
所以今后的我,也会牢记“只行动,不争辩”这句话,与其花费时间说服别人,不如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大步向前,时间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