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还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年,有着浪漫不着边际的幻想,时时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闲暇时,写写文章,画画人物,甚至还写过诗。那时候用钢笔把自己的诗抄在随便买的宣纸上,还煞有其事地写上日期,盖上印。吹干墨迹后,自己一人凝视良久,一字一字细细嚼着,仿佛面前的就是李杜的诗篇,温韦的词章,心中颇为得意。多年后,好友把我当年的作品悉数拿出来,供我回忆,我才想起来这些文字,才想起来当年与这些文字相对应的场景……相濡以沫的友情,幼稚可笑的爱情,为赋新词强说愁,有意无意地伤春悲秋。那时,身边的世界也很小,操场旁边一棵老树,教学楼后几盆鲜花,一切似乎都不会变,时间安静地走着,只有季节更迭,色彩变化。这世界是小而有限的,其中的物质是我无力增减的,我只能想象着背后的故事,让它们之间有一种可能。这种可能,或写在纸上,记了下来,或仅想了想,就彻底忘了。写在纸上的,后来搬家大多数都遗失了,最终还是没逃过遗忘的命运。
当时的我并不令人喜欢,也不引人注目。自己无声无息地坐在那里,旁边是别人的欢声笑语。自我意识还没觉醒的时候,还是很想受人关注、得到别人肯定的,可是不善交往总是让我成了话题终结者。若是回忆是一本相册,我想属于这段时光的照片应该是灰色吧,平平淡淡,无悲无喜,没有痕迹。有一回坐在角落里,倍感无聊,突然来了灵感,填了一阕《唐多令》,一气呵成,写在数学卷子上。写了什么早就忘了,只记得那是冬日的午后,一束灿烂的金色阳光从蓝色窗帘的缝隙中透过来,打破了室内昏昏欲睡的沉闷。
我的照片不多,那时的照片几乎没有几张,所以能证明那段时光存在过的,只有文字。我文笔一般,写得很少,也没有记日记的习惯,这正好阻止了我过度怀念过去。记得那时候写所谓的“诗”,差不多也只是跟风而已。而我很喜欢自己写的一句诗,其中洒脱乐观的心境,我从未停止过追求:
未邀月自访,但醉不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