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便签:激活经验、面向过去
一直都想养成一个每日复盘的习惯,断断续续没有成功。昨天还想着做训练营教练,自己复盘并带领组内学员们每日复盘。在心里想了一整天,结果昨天直到睡着,也没能专注的把这件事儿做了,甚至至少花三五分钟在脑袋里简单过一遍都没有,更遑论带领别人复盘。
反思:用今天学到的行为转变的三层,回想下我想培养这个习惯,是基于什么样的理念?结果还是身份?我设立的是一个目标:我要365天每日复盘。那么如果是基于身份,我会思考的是:为什么要复盘呢?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一个不断精进,保持螺旋上升的人。那么每日复盘是个保持精进非常好的工具。这个身份标签可能会让我内心更有动力去用每天小小的胜利证明自己朝着这样的身份靠近。
基于这样的身份,还可以养成什么其他习惯呢?
1、确定身份:成为一个不断精进,保持螺旋上升的人。
2、设计过程:能体现这个身份的所有行为中,目前有能力和愿意去做的还有
持续阅读并做RIA便签、每日用番茄钟做时间记录
3、记录结果:记录正反向结果,分析结果与身份差异,对行为做相应调整。
A2便签:规划应用,指向未来
【背景】假期在家中朝夕相处,女儿对我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我对手机和电脑也有很大依赖。所以女儿对于我的表现提出了很多的反馈:表扬和抱怨。
【目标】当下设计出“成为随时在线的妈妈”这个身份的行为习惯。
【行动】
1、确定身份:做一个女儿需要时,随时在线的妈妈
2、设计过程:
① 及时回应:女儿呼叫时及时回应,如果人不能马上到,声音要先到,眼神随后要到
② 陪睡:每晚睡前半小时放下手机电脑,全身心陪聊,陪睡。
③ 遭到投诉及时调整:遇到孩子的抱怨和建议,先接纳,再分析,及时做出双方认可的调整。
3、记录结果:
好的结果:孩子会非常满足的亲亲抱抱,告知她的满足,鼓励我保持住。
不好的结果:陪睡让孩子持续兴奋,不愿意睡去(可以征求意见,谈谈条件)
孩子过度粘腻,提出不合理建议(可以告知底线,沟通解决)
拆页:基于身份的习惯(P020~P021)
2.1 R原文
我们犯的第一个错误,是选错了我们试图改变的事情。为了更好地理解我的意思,你可以考虑把变化发生的进程分为三层,就像洋葱一样。
图3:行为转变有三层——结果的变化、流程的变化或身份的变化
第一层是改变你的结果。这个层次事关改变你的结果:减肥、出版书籍、赢得冠军。你设定的大多数目标都与这个层次的变化相关。
第二层是改变你的过程。这一层次涉及改变你的习惯和体系:定时去健身房锻炼、定期整理你的办公桌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按时练习冥想。你养成的大多数习惯都与这一层次有关。
第三也是最深入的层次是改变你的身份。这个层次是有关改变你的信仰:你的世界观、你的自我形象,以及你对自己和他人所做的判断。你持有的大多数信念、假设和偏见都与这个层次相关。
结果意味着你得到了什么,过程意味着你做什么,身份则关系到你的信仰。当谈到涉及培养持久习惯,以及创设改进1%的体系时,问题不在于这层比那层“更好”或“更差”。所有层级的变化都各有用处。关键问题是改变的方向。
许多人开始改变他们的习惯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上。这会导致我们养成基于最终结果的习惯。正确的做法是培养基于身份的习惯。借助于这种方式,我们的着眼点是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图4 :对于基于结果的习惯,重点是你想要达到的目标。对于基于身份的习惯,重点是你想成为谁
想象一下两个人拒绝吸引的情形。当有人让烟时,甲说:“不用了,谢谢。我正在戒烟。”这听起来像一个合理的回应,但它暗含的意思是,这个人仍然相信自己是吸烟者,只是正努力让自己有所不同。他们希望只要自己心存同样的信念,他们的行为就会发生转变。
乙则一口回绝:“不,谢谢。我不抽烟了。”这个回应稍有不同,但它表明了这个人身份的转变。吸烟只是他们过去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他们现在的生活。他们不再自认为是烟民。
大多数人在着手自我提高时甚至不考虑改变身份。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我想变瘦(结果),如果我坚持这种饮食习惯,我就会变瘦(过程)。”他们设定目标并决定他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来实现这些目标,根本不考虑激励他们行动的信念。他们从不改变看待自己的方式,也不知道他们的旧身份会破坏新的变革计划。
2.2 I便签:拆书家讲解引导
1、行为改变的三个层次
你想养成什么习惯?想戒掉什么习惯?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身份。同时,习惯和身份可以相互塑造。《掌控习惯》这本书主要讨论的是行为习惯,故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一个行为,或者一系列行为,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层次的改变。
(1)结果:改变结果,比如减肥、发表文章、保持整洁、精力焕发。很多情况下,我们设定的目标就与这个层次的变化有关。
(2)过程:涉及到改变习惯和体系:定时复盘,按时吃饭,每天阅读。养成的习惯大多数与这个层次有关。
(3)身份:行为带来的最深入的改变层次是身份。与我们的信仰有关,比如世界观、自我形象等。我们持有的信念、假设和偏见都与这个层次相关。
也就是说,结果意味着你得到了什么,过程意味着你做什么,身份则关系到你的信仰。
2、基于身份的习惯
书中提到,“当我们养成习惯时,注意力放在结果上,就养成基于结果的习惯;注意力放在身份上,就养成基于身份的习惯。”
举例:以下哪个习惯是基于结果/身份的习惯?
A、我每天背10个单词,通过GRE考试。(基于结果)
B、我坚持隔天打电话问候爸妈,关心身体状况。(基于结果)
C、我是一名环保人士,夏天少开空调,降低能源消耗。(基于身份)
那如何设计一个基于身份的习惯呢?
(1)确定身份:在我想改变的方向上,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设计过程:列举出能体现身份的所有行为,挑选出自己有能力、愿意做的事情,开始行动。
(3)记录结果:无论好坏,都要记录下来。通过分析结果与身份的差异,来调整自己的行动。
比如,我要成为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可以通过捐赠钱物、提供咨询、义务讲课、提供服务等方式,那么对应的结果可能是别人对我的称赞、信任,也可能会有其他的结果。
当我们内心中有了养成基于身份的习惯的理念时,考虑问题内心就充满了动力,因为我们进行习惯调整的方向,是希望我们的身份发生改变。也就是说,我们坚持这个习惯,就是要不断地强调这个身份,从而撕掉以前的标签。
这样,微小的习惯能够为我们的新身份提供证据,让我们先确定自己要成为哪种人,再用一个一个的小胜利来证明我们自己,从而用这个身份标签养成一种习惯。
3、金句摘抄
作者在书中有几句话,我在这里摘录出来,发给大家共勉。
你每次写下一页时,你就是作家。
你每次练习小提琴时,你就是音乐家。
你每次开始训练时,你就是运动员。
你每次鼓励你的员工时,你就是领导者。
2.3 A便签:学习者拆为己用
请大家列出最近养成或想养成的行为习惯,可以是早起、写作、阅读等任何习惯。识别出这些习惯分别是基于结果还是基于身份的习惯,并参考I便签的How部分来写出A1和A2便签。
2.3.1 A1便签:激活经验、面向过去
回想在最近半年,你养成了的习惯,或者想要养成但虽有行动但没坚持的习惯,一一列举出来,识别出这些习惯分别是基于结果还是基于身份的习惯。
请从中选择一个对你影响最大的习惯,写下当时的场景,并分析这个习惯对你在结果、过程、身份等方面的改变分别是什么。
2.3.2 A2便签:规划应用,指向未来
请思考最近你想要养成的一个习惯,从身份、过程、结果三个方面来为自己设计出这个习惯来。请写下你的具体行动计划。
【提示】推荐写一个与W1D1作业不同的习惯或行为。
2.4 学霸题(可选,非必要)
结合W1D1的ABC模型,以及基于结果/身份的习惯,你觉得在记录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哪些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扮演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