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一本书

读懂一本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不尽相同,适合自己就好。但有些经验也可以值得借鉴。买了《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一书,也是想看看樊登有些什么技巧能够学习,促进自己的读书效率。

樊登这本书,写的不只是读书,而是把自己读书、选书、讲书的亲身体会给大家分享了下。大部分内容在他讲书的时候已经讲了,现在又更系统地总结了一下。

对我而言,是要寻找出自己以前不太清楚的,需要加持的技能。

01两个理念,需要着重强调

  • 阅读是复杂时代个体反脆弱的武器;
  • 讲书是最高效的沉浸式学习方法。

02 如何选书?

樊登总结的选书TIPS四个原则:

  • T,Tools,可以作为工具用;
  • I,Ideas,一些新的理念;
  • P,Practicability,具有实践意义;
  • S,Scientificity,具有科学性。

总而言之,能够给你新的理念,给你新的思维角度,给你可操作的工具,而且是被科学和实践证明过了的理论,不是臆断的观点,不是心灵鸡汤的口号。

补充一个关于科学性的知识点:什么是符合科学性的呢?可证伪的就是符合科学性的。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是具有开放性的,只要能够给出证据进行证伪,就愿意修改自己的观点;而不具有科学精神的人,则固守着一个观点,不管证伪的证据多么充分,都不可肯修改自己的观点,这种人才是封闭的。

意义、行动和改变,如果一本书能够给你带来这3个方面中的任一个,那这本书对你而言就是有建设意义的。

03 要不要划线、写批注?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是一边读一边记笔记,也不是一边读一边划线,而是读的时候全身心的去读、去感受。读完以后,给自己一段时间间隔,大概一周左右,再进行回忆,进行思维导图制作。只有努力挑战了自己,让大脑做了一些努力的事情,才能更好地记住。
划线、写批注的过程,很容易让大脑误认为是自己已经收获到了,就会失去警惕,

向樊登学习,尽量保持读书流畅,不批注,加快读书进度。一本书先通读一遍,然后凭记忆,写它的脑图,

04 要不要记读书笔记?

读的下去,脑子清醒,记得住,就不记笔记;读不下去了,需要硬啃了,就要记笔记。

记笔记只是个拐杖,不必每次都用它。

05 怎么样才算是读懂了?

  • 能不能把握本书的真正含义,理解了这本书?
  • 能不能转换成自己的话,把含义讲出来,表达清楚?
  • 能不能真正应用到实践中,指导了自己的实践?

读书,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能真正把一本书读懂,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比读很多本书都强。半部论语治天下,读书不在多,在于精。

06 为什么读不快、读不懂?

读的多了,背景知识多了,自然就读的快了,也读得懂了。
读不懂,是你的阅历、认知层次还没到;到了,自然就懂了。
实在读不懂,就先找一些相近的、浅显的书来读,逐级提高。

07 现代人读书要具备哪些知识呢?

既然读书需要基础的知识储备,那么作为现代人,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呢?樊登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 经济学知识:在现代社会里,必须具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因为社会的很多运行机制都和经济学相关。
  • 心理学知识:了解人类行为动机的不二法门。
  • 国学常识:国学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我们一定要了解其本源。
  • 管理学知识:处理人际关系,提高组织效能的科学,和我们的工作密切相关。
  • 逻辑学知识:知道什么是归纳,知道什么是演绎,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逻辑性。
  • 哲学知识:哲学是扩展人们视野,提升认知层次的学问,思维方式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
  • 人生经验:见过世面,阅读广泛,才能待定对待每本书。
    其他,如历史、政治、科学等知识也应该是需要具备的。

08 读书是一个人的事,听人讲书有用呢?

学而时习之,是自修;有朋自远方来,是共修。读书是需要有朋友来一起交流的。

我们既然上学的时候,需要请老师来讲课,说明听讲课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听那些比自己更了解的人讲一本书,要比我们自己摸索速度快多了,而且可以互相促进。

读书不仅仅可以是一个人的事,如果能够成为大家一起的共同的事情,效果会更好。

09 如何快速掌握到一本书的脉络?

任何一本书都会一条主线,都会围绕着一个主题来展开,读书之初,首先要明天这本书要解决什么问题?它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这么解决是有道理的。

故事类的书会把主要观点放在最后;而论述类型的书,则可能会开宗明义的讲出来。

哪些内容会是一本书的主要脉络呢?樊登总结了8个判断标准:

  1. 界定了概念的边界;
  2. 凸显了问题的严重性;
  3. 令你意外的问题解释;
  4. 体现了内容的递进关系;
  5. 体现了事物演进的转折性环节;
  6. 书籍价值的展开应用;
  7. 受到了心灵冲击的地方。
  8. 有趣的奇闻异事。
    简单看来,其实也就是把握书籍的逻辑性脉络,关注其主线。

10讲书需要哪些能力?

樊登的三段人生经历给了他三个方面的训练:

  • 在做辩论赛的时候,训练了发声方法和** 节奏掌控能力**;
  • 在做央视做节目的时候,学习了幽默感趣味性
  • 在做教学培训的时候,提升了内容提炼价值挖掘能力。

樊登认为,读书人应当具备以下5种能力:

  1. 逻辑思维能力: 能够把握书籍的逻辑性、递进关系;
  2. 大局观:不要被细节带偏了,注意其主要观点;
  3. 语言能力:简洁、幽默、说服力,让人有行动的动力;
  4. 同理心:了解听众的需求和感受;
  5. 爱:对书和听众充满爱,有慈悲和给予的精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