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打字,或许我更喜欢口述。和不同的人交谈。近些年来,沉淀下来看书的时间不多,就算不看手机,也和大自然更加亲近。或者是为了茫无目的地追名逐利,学业成绩,贴补家用。这种沉下心来认真打字的时间不多,在每一个字的输出,删除中,好像能感受到字的流动,思绪也随着手指的舞动在空气中飘舞。
今天想到的话题是,该不该在正经的时间做一些不正经的事情。比如说该在认真读书的年纪,偶尔放弃一两天按部就班的日子,去逃课,去看一次演唱会,去坐下来,像一个真正的作家一样,假装坐下来,写一份自己觉得伟大的文字。(这会不会让人觉得自恋。无所谓了,自己的生活,随便他人说去吧。)
该怎么定义不正经和正经,我能想到的是,为了迎合他人,社会对个人的要求的,就是正经事情,自己发自内心想做的就是“不正经”的事情,看上去好像和集体主义起冲突了吗?一己私欲,我能想到的词是这个,在漫长的规划地清晰的每一天里,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偶尔在节假日,拥有着一个完全独属于自己的FREE TIME。做这些事的时候,总觉得舒适,流动,心理上的抗力和麻木都减缓了一点。可是为了寻求不偏不正,或许是为了记住这样不正经的日子很短促,又或者是还是要回归原来的生活,人在做的时候依旧不能完全放下心来全身心的去享受,投入,神经上像豌豆公主,对舒适的床被挑剔不已,总是难以安定。倒是想问豌豆公主,睡不好的情况下,怎么保持端庄的样子,克制上火的情绪。以我来说,刻意保持距离,不去主动交谈就是在制造安全空间了。
端起一杯水,近来总是觉得很干燥,眼睛疲劳,心火旺。心燥的时候,格外没有耐性,也格外需要清凉降火。于是尝试泡点菊花茶,也尝试瑜伽,冥想。尝试接纳这样的情绪,偶尔才有的心态,不要介怀,阴天的日子也要有存在的空间。
大家更想表达的是什么呢,是自己还是寻求共鸣呢,于我而言,或许后者对我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