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线索崩裂
“方小燕九点五分出了包间,监控显示确实是去了洗手间,接着洗手间,洗手间和包间之间的走廊,还有通向案发现场的走廊监控,在三分钟内,全部没有图像了。”
王巳问:“是人为删除了吗?”
“不是,是被东西挡住了,离镜头太近,我们看不清楚是什么,挡摄像头的顺序没有按照人的行走流线,而且,九点三十五分的时候,所有被挡住的监控在三分钟内恢复了正常。”
王巳:“什么?!”
“也就是说,我们到的前几分钟,歹徒还在KTV里边,摄像头恢复正常之后,看到的全是人头乱动,那时候已经开始骚乱了。”
王巳:“你觉得凶手还在这里不?”
“不好说,有在的可能,不过直觉上讲,我认为他/她应该已经离开了。”
王巳说:“去帮着盯盘查,别让那些生瓜蛋子放走可疑的人。”
“好。”
从警方到达现场,时间已经过去了大约一个小时。程海军听了王巳的令直接去KTV侧门处协助盘查和疏散工作,而临着大道的KTV大门外,隐隐约约能看到聚集了不少人群,大门此刻紧闭着,谁也不知道外边的人群有没有媒体的人。
王巳接着对其他负责重点人员问询的警察进行了询问。重点人员包括所有武海宽包间的人,和跟武海宽熟悉的KTV工作人员。
王巳将目前得到的线索进行简单整合:一个神秘的凶手,用不知何物,以不知何手段,短时间内遮盖住所有行凶必经之道上监控摄像头。然后开始作案,先是盗用方小燕的手机引诱出程海宽,或者方小燕是其共犯,但是从方小燕的反应和王巳的直觉来说,方小燕是共犯的可能性不大。况且凶手在处理监控的时候,并未对方小燕的行踪进行刻意遮盖。
那么现在就有两个问题,一,凶手是如何知道用方小燕的身份一定能引诱出程海宽的?二,凶手是如何解开方小燕的手机的?
对于这两个问题简单推理的话,就能得出两个情况,一,凶手对方小燕和武海宽的隐秘关系了如指掌,凶手是熟人。二,凶手知道方小燕手机密码,或者通过某种渠道得到过方小燕手纹指模。这两个推导都直接指向一个点——熟人,熟悉到能勘破方小燕和程海宽刻意隐瞒的关系。(二零二房间里有两批人,一批是渠道商,还有两男一女程海宽公司的员工,一女就是方小燕,而两名男员工都在公司任职一年以上,他们表示并未发现方小燕和武海宽有亲密关系的迹象。)其次,这个熟人凶手,能得到方小燕的密码或指纹。
至于方小燕手机的密码,警方发现方小燕自己都已经忘记,方小燕每次开机都是靠指纹或面部识别。方小燕公司的指纹打卡机,是新型扫描式指纹打卡,这种打卡机扫描指纹的时候,并不是将手指按在指纹识别处,而是在一个大约长两厘米,宽三毫米的指纹扫描器上,用手指上下搓动,指纹识别的软件通过移动成像比对,进行指纹识别。也就是说,不可能有人在公司打卡机上能留下完整指纹。然而凶手既然是偷用手机,也绝不会用手机对方小燕进行面部识别开锁。
难道说,凶手手中有和警方一样的手机解锁设备?这些都是严格管控的物品,王巳一直眉头紧锁。
不管凶手是如何进行的手机解锁,最终武海宽被引诱到消防通道。
武海宽口中被塞进异物,没有喊出声音,并被套上头套,以很专业的手法以刀为凶器杀害。刀片的宽度大约三公分,长度无从推测。凶手将武海宽杀害之后,没有逃离现场,而是从容地处理了武海宽流出的血液。从现场情况来看,王巳预感法医的话会一语成谶,可能无法得到任何关于凶手的指纹等线索。也就是说凶手处理了所有痕迹,但是现场没有任何擦拭的痕迹,可以推导出凶手一开始行凶就做好了所有准备,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这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凶手应该是专业级别的,而且是专业级别里的佼佼者。这起凶杀案也因此排除了因为临时口角争执等意气杀人的可能。
更诡异的是,凶手作完案之后,从容地将方小燕的手机还回,还回的时间应该就是方小燕所述的上完厕所之后,时隔大约二十分钟方小燕再次出了包间到卫生间进行补妆的时间。方小燕补妆的时候一样带着包,按道理来说手机放回包中的难度比放回方小燕口袋的难度低,因为方小燕化妆的时间,包是一直敞开的。
也许在凶手的心中,将手机放回口袋和包中的难度都可以忽略不计,这就表明凶手的作案手法已经达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程度。而对于这种级别的凶手,一定不会不记得当初手机是从包中取出的,那么凶手选择放回方小燕的口袋,侧面证明凶手可能根本不在乎这次杀人案件会对方小燕造成的麻烦。
然后凶手将所有的监控摄像头恢复原状。至于凶手是否离开,王巳心里倾向的是已经离开,尽管没有一条线索证明凶手已经不在此处。
王巳比较疑虑的点是,在这次案件来说,凶手还手机和恢复摄像头的动作,基本上是无效动作,即使将手机随手扔在一边,或者摄像头上继续蒙着物品,依照凶手的手法,也不会留下其他有用的痕迹和线索。难道凶手是个完美主义的强迫症?
王巳看到人群有序地从侧门走出KTV。
有警员登记下每个离开的顾客的身份信息。KTV的工作人员现场办理赔偿,KTV大堂经理电话和老板沟通后决定,除了已经消费的酒水和食品,今天所有顾客的包间费用均原数退回。
程海军告诫每一个离去的顾客,在警方没有查明事情确切原委时,任何人向外界透漏的任何信息,都会对办案造成困难,一定程度上属于妨碍公职,另外如果舆论失真,散播的源头也免不了担负法律责任。
王巳心想,但愿你能吓住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