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乌子岭的小山村,如今已发展成城市新区,曾经低矮破旧的房子不见了,都被一座座高楼大厦所取代,村民们都搬进干净的楼房里住。
古老村子里的一切都变成遥远的记忆。父亲也从生活过的这个村子里走出来,考上了大学,远离了家乡,在城里参加工作,但对小时候的记忆自然很深刻,他时常讲起同村张大爷的故事。我虽很少回家乡,但对那里的一切都很好奇,也特别想了解那里的人。
那是一年很冷的冬天,临近过年了,村子一家富裕的大户里面传出一阵阵婴儿响亮的啼哭声,一个男孩诞生了,他就是张大爷。虽然上面已有五个兄弟姐妹了,但对他的到来,全家还是满心欢喜的。
张大爷的父亲开了一家制作当地特色糕点的食品小作坊,雇用了十几名工人,由于工艺配方独特,糕点香甜可口,邻近村子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生意兴隆(好像目前市面还有卖的,已成为老字号食品)。母亲在家照顾一家老小,本是经商生意人,但张大爷父亲酷爱读书,胸中有点笔墨,知书达理,也就是我们说的儒商,他为人和善谦和,还拿出资金盖了一所以村名命名的小学(有人说,出资建学应该用自己名字,他父亲却说,这学校属于村里人),鼓励村子孩子多学习,用学到的知识改变命运,努力走出小乡村。
受父亲影响,张大爷从小胸怀大志,力争要到大城市去读书工作,他衣食不愁,专心学习,对生意不感兴趣,开明的父亲也没有强迫他从商继承家族企业,而是支持他做自己喜欢的事,他考上市重点中学离开了乡村。高二那年,有一天在家吃饭,母亲因突发胃出血,疼得大汗淋漓,面如纸灰,当时村子没有医院,离市里比较远,也缺少车辆交通,又没有必要的医疗知识。看着母亲疼痛难忍,大声呼喊,他的心痛到极点又无能为力。直到喊来村里医生,耽误了最佳时间,母亲去世了。
他悲痛万分,本来要考师范学院当老师,这样他暗暗立志要考医学院当医生,治疗像母亲这样被病魔折磨的病人。他难以控制对母亲的思念,以泪洗面,也更加刻苦学习了 ,终于考上了天津医学院。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他正拿着窝头吃饭,激动地将窝头抛了出去,大声呼喊_“妈妈,我考上医学院了,我要当医生了,给更多人的看病。”张大爷的父亲很高兴,他培养几代以来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然后他流着泪说:“儿他娘,你要是再等两年多好,儿子考上医学院了,就要当医生了,能给你看病了。”
听到这些话,张大爷的心像刀割一样疼痛。在大学的日子里,他废寝忘食地学习,就像为了母亲而学,这啥他才知道,母亲的病如果治疗及时,根本造不成死亡。可就在上大二的时候,父亲因母亲的去世悲伤过度,突发心脏病也离世了 。张大爷背痛欲绝,对人生失去了方向,两个至亲至爱的人都离他而去了。
毕业后,张大爷渴望生活的大城市,却为了更多的乡亲们选择回去村里工作。有人问他后悔这样的选择吗?张大爷笑着说:“不后悔,村里人看病不方便,更需要医生,我的父母从来都没离开过这里,我也要回来陪伴他们。”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大家都为张大爷可惜,那么高的医术,如果在大城市发展该多好呀,一定很有名望。可他们那代人一心只为别人着想,学医就是为了治病救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真正的医者仁心。我们这代人是理解不了的,但很敬佩他们崇高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