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用番茄工作法?
当下这个浮躁和快节奏的社会,大脑每天都会被各种信息充斥。每天忙碌的事情很多,但真正有灵感和心流的时间段又有多少?
细数过往,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看一本书了?上班时间段,又能有多少灵感爆棚的时候? 因为不能聚焦做事情,导致结果不高效,于是加班到很晚? 可是晚上精力最差,想不到好的idea… 所以最后,将以忙碌的一天,和未完成的结果,带着疲惫熬最晚的夜入睡?
不可否认,当你专注力越高的去工作,即代表着事情的结果越高效。而专注力越低,事情结果的返工几率会越高。
而当下我们最缺乏的就是能够最大化集中心流时间去处理我们每天最重要的事情!
2.番茄工作法可以帮助到我们什么?
番茄工作法的书中有讲到一个关于条件反射实例: 诺贝尔奖获得者巴甫洛夫在实验室里,看到小狗在每次工作人员喂食时,总是会不自觉开始分泌唾液。于是他做了个实验,每次在给小狗递食物之前刻意发出各种信号,包括电击,哨子,节拍器,音叉以及视觉刺激,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发现,小狗每次收到这些信号就开始分泌唾液。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条件反射的实例,例如习惯晚上睡前刷牙的人,在晚上睡前开始用手挤牙膏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开始犯困和很想睡觉…
同样的,如果当你在刻意练习番茄钟训练专注力的时候,后期当形成一种习惯,你就会在每次扭起番茄钟时,一听到它卡达的响声,就会快速把注意力集中,一听到它铃声响,注意力就会不自觉放松下来。这些都是来自于你的条件反射。
所以想要养成一种随时可以进入专注力集中的状态,就需要刻意营造这种仪式氛围感,每次当开始这个拧番茄的动作时,就相当于在给你的大脑发号指令,告诉它,可以开始进入精力集中的状态了…
3.在使用番茄工作法的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
在使用番茄工作法进入心流状态时,最害怕的就是被打断。
而通常打断分为两种,第一: 是内部打断,第二,是外部打断。
内部打断是指: 例如你在进入番茄时光25分钟的时候,突然想到还有一个电话没有打,今天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没有做等等… 只要是脑海里突然闪过和当下无关的事情,都统称为内部打断,而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呢?如果是对于你来说特别重要的事情,你怕等会会忘记,可以先试着在旁边的笔记上做好标注和记录,等吃完番茄以后,再统一一并做处理。
而外部打断就比较直接,只要是外部干扰因素,都统称为外部打断,例如突然有人找你拿东西,或有人找你沟通事情等等…
而通常面对外部打断,最好的方法即是提前告知其他人或在门外挂个通知。久了,熟悉你的人自然明白你的习惯,也会避开你正在吃番茄钟的时间段去找你。
4.坚持使用3个月番茄工作法的心得体会。
我在刚实行吃番茄钟的时候,遇到最多的情况,就是特别容易被打断,外部和内部的都有,而当在不断刻意练习的情况下,慢慢不自觉就累计了很多,怎样才能更好避免出现在吃番茄的时候被打扰的现象。
现在同事几乎都知道我有一个番茄钟,只要听到咔哒的声音,所有其他的事情或通知,都会放在吃番茄之后。
前期在吃番茄的时候,除了被干扰之外,还有第二个很难控的地方,就是休息时间。开始实行的时候,经常会控制不住即使25分钟结束,也不想浪费休息的5分钟,所以经常会连续3个小时,都未曾间断…
直到发现,很多时候,当精力长期不间断的使用,没有休息,到了后半截,注意力就会很容易分散,并开始会感觉疲乏,灵感空缺…
例如现在在写这篇分享时,因为开了一天的会议,导致注意力很难集中去思考自己究竟要怎么写才好,当实在困乏到一定的时候,果断选择先休息10几分钟,而休息过后,就能感觉到精力明显回升很多…专注力也回来了一点。
慢以致远,适当调节休息,才能让精力和专注力持续时间更长。
听叶老师说的,如果还没有真正领悟到番茄工作法的真谛时,你可以先打印100张番茄工作法,给自己100天的刻意练习时间,在经过100天后,你一定会成为番茄达人。此刻经过3个月的刻意练习,自己就深有感悟,原来很多时间,不是精力集中不了,而是还没找到一种好的方法和技巧让自己能够快速注意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