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周四,雨,4至16度
兒子說,學校通知3月2日起開始上網課。原定3日2日開學,現何時開學成了未知數。看來疫情不容樂觀。鍾爺爺的預期解禁日又推延一個月。今日武漢確診增加14000多人。
上午舒畅來圖書室借書。
下午讀左傳。這套書是新世紀出版社出版,有十多頁錯頁,只能借助百度閱讀缺漏之頁。僖公十七年,齊桓公死。管仲死於桓公前。管仲死後,桓公昏聵,任用易牙,寺人貂等小人。桓公娶了三夫人,皆未生子,無嫡子。其閃嬖生了六位公子,後齊國陷入六公子奪位之爭。國勢轉衰,中原無主。失去伯主,中原又亂了,宋襄公想取得霸主地位,四處聯盟侵略。大夫子魚屢次勸諫弗聽,而預言其必亡。魯國賢大夫臧文仲說: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鮮濟。點出宋襄公與齊桓公實質區別。
讀《左傳》,見識了各種人性,而人的結局實與其性格品行有莫大關繫。聽其言,觀其行,幾乎便可預言其結局。故人入囧途,當先以自身找原因,一味抱怨他人,責任外推,實是自欺。誠實地面對自己,扒開內心的真實,唯有如此,才能改變命運,拯救自己。孔子精神核心就是“反求諸己”,我想是因為中國人自古就缺乏面對自己的勇氣,故反復強調之。而隨著文明的發展,人類在這方面心機更深,方法手段更多,自我遮弊也更嚴重。“反求諸己”尤顯可貴。
又讀到“昔周飢,克殷而年豐”。(左傳.僖公十九年)搶奪生存資源才是武王伐紂的主要原因。爾史書皆以聖戰頌之。子貢也曾說:“約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歷史都被勝者、居上流者粉飾。然也正如為人,偽裝的善總會在不經意間露出馬腳。我們也常能在歷史的罅隙中窺見不一樣史實。天生麗質的面容無須施粉黛,脂粉過濃常令相貌失真。言論也是一樣的啊!有時正義之聲喊得過響,正折射出其內心不可告人的陰暗。故我更喜歡樸素、切實的言論,不要唱高調。
晩上 ,小區值班至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