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与人相处,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事儿。你对别人好,不见得别人对你好。你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不见得就有收获。
跟外人相处还好,至少还能分清楚感情和利益,要么谈感情,要么谈利益,而不会混为一谈。最难相处的,其实是亲戚和兄弟姐妹。
跟亲戚和兄弟姐妹相处,由于我们与之有一定的血缘感情,中途还牵扯到利益,所以这关系就变得复杂起来了。
单谈感情,亲戚和兄弟姐妹会认为你没有诚意,毫无相处的价值。单谈物质,亲戚和兄弟姐妹又会认为你特别市侩,不会对你真心相待。
越是跟他们相处下去,你越感觉到疲累,甚至觉得,这关系,还有没有维系下去的必要呢?答案是肯定的。
02
在人情社会,有一个潜规则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哪怕关系再一般,也不要撕破脸。哪怕特别仇怨,脸上依旧要带有笑容。
原因有三。首先,人情社会讲究的,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感情,还有所谓的人情世故。你不懂得人情世故,非要直来直往撕破脸,那你就是毫无道理的那一方。
其次,如果我们过分锱铢必较,不是这里仇怨,就是那里纠结,就容易得罪人,让本就关系淡薄的亲人,沦为我们的仇敌。这,不是明智的做法。
第三,无论跟谁打交道,其实都是“伸手不打笑脸人”。我们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平常微笑着跟他们相处,就足够了。至于对方要怎么做,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说,跟他们相处得如此艰难,还逢场作戏,又有什么意义呢?
意义就在于,你我都是人情社会的一份子,无法摆脱“人情”和“血缘”的关系。特别是住在村里的人,跟亲戚低头不见抬头见,又如何能够翻脸呢?
03
见到过一个案例。
老陈是家中的老幺,他的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对于这些兄弟姐妹,老陈特别上心,在他看来,能成为这辈子的亲人,是缘分,不能辜负。
看到老陈如此好说话,这三个人就联合起来坑老陈,不仅让他出钱出力去照顾父母,还时不时向他卖惨,说家庭压力大,希望弟弟你可以扛起家庭的重任。
大哥、二哥和三姐,都不照顾父母,那老陈就只能把全部的责任,都揽到自己的身上了。照顾父母六年的时间,花费了老陈30万。
父母在临终前,将老家的四栋老房子,平均分给了四个孩子。看到小儿子如此不易,还把仅剩的8万元给了小儿子。对此,兄弟姐妹对老陈的意见很大。
大哥觉得,这8万块,就该我们4个人平均分,谁也不能独吞。老陈很委屈,我出钱出力照顾父母六年,你们没出过力,也没出过钱,怎么有脸来分这8万块呢?
结果是,老陈跟他们势同水火,从以往的兄弟姐妹,相处成了仇人。
04
老陈,之所以被欺负,就是因为他拎不清,太注重感情了,同时把责任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那他,不就成为好欺负的对象了吗?
无论在外边,还是在家庭中,都存在“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情况。你对别人太好了,好到没有原则,那别人就会欺负你。
欺负你,让你吃亏,但他们自己又不吃亏。如果你事后拥有了一些家产,那他们也会来跟你争。这,就是“亲兄弟,明算账”的根源所在。
跟亲戚或者兄弟姐妹相处,千万不要太天真,过分注重感情,而忘了保护自身的利益。重视感情的人,在这年头,十有八九都会被人辜负。
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小的时候,你我还是兄弟。长大后,就成为熟悉且陌生的过客了。该如何与之相处,就要看我们的智慧了。
05
如果亲戚和兄弟姐妹,成了小人,要有这3种相处的本事。
首先,要与之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对于这些存在血缘关系的亲人,可以跟他们往来,但不能频繁往来。一般来说,一年见几次面就行了。见面的次数太多,就容易闹矛盾。
其次,只承担自己的责任,避免大包大揽。
在照顾父母这件事上,一家有几兄弟姐妹,就平均分配这当中的责任,谁出钱,谁出力,要商量好。千万不能,让自己大包大揽,而别人毫无责任。
第三,逢场作戏之余,避免谈及钱财。
俗话说:“谈钱伤感情。”只要涉及到利益,哪怕亲如兄弟姐妹,也会明着来算账。也许你没有这个心思,可不代表别人没有。避免谈钱,既是为了减少冲突,更是为了维系这段脆弱的关系。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