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工在刀模厂工作,我有许多次在他那里画图和订制刀模。与他合作总体也算愉快并且效率还可以,基本跟他微信联系表达诉求,当天就能搞定。去年11月份,临时要做每贴不同数量豆子的耳穴样品,由于时间比较紧,紫龙带我直接找到刘工这里,面对面沟通,大约花了2个小时就按我们要求把刀模图画好了。我对于他在画CAD平面图形这方面的专业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表示认可。
之后我与他因为画图沟通问题发生了点矛盾,产生隔阂。那已经是12月底了,专利隔物灸具的结构图需要找人画出来,并且专利要求在2018年申报上去。时间就剩两天半,我首先想到了这个刘工。微信以及电话沟通,我把需要的图具体情况说了一下,并且把成品效果图发给他看。我自认为表达能力没有问题,然而我给他表述了n遍我的产品结构,甚至从产品背景到产品使用,并配合我自己用画图软件画的局部爆炸图帮助理解,他还是没能画出我想要的东西。他崩溃了,我更崩溃了,只能重新找人画了。
这次隔物灸具专利的结构图,我找熟人帮忙,前后有三四个了,最后的结果都是不欢而散。还记得已经晚上十点多,我就坐在电脑前,脑子都不好使了,别人给我发消息我都没回复,我已经彻底断了他们能帮我画出来的念头。最后这个图好像是米总亲自找会用爆炸图软件的人当面沟通画的。
昨天,还是因为耳穴要重新设计排版,任务比较紧,紫龙便建议直接去厂家找刘工。我们面对面沟通了大约两个多小时,就把相关的模具图都画好了。
经过这几次事件,我也想了不少。
一是术业有专攻。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找相关专业的人。比如画图设计分支比较广,而刘工是画平面CAD的,那么让他画立体感的爆炸图,,自然有一定难度。
二是信息不对称,容易误解。我对产品需要的模具图再胸有成竹,但是刘工或者其他画图的师傅对所要画的东西不理解,就很容易南辕北辙。一点点偏差,出来的结果就是模具不可用,白忙活一场。
三是尽量面对面沟通。简单的模具还好说,稍微复杂一点的,没有直观的口头表述配合肢体动作以及相关道具的理解,很容易变成“对牛弹琴”。
工作和生活中南辕北辙的事常常发生,由画图这个点推及到工作和生活中其他的面,将当前情况把握好并对怎么解决做出合理判断,我们可以更快、更准确、更直接地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