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我积极教育家长团学习打卡记录(37)

今天李老师解读《学习之道》这本书,是一位体育冠军写的。

《学习之道》一句精华: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就。

我的收获

1.今天很多孩子学习很努力,只是没有找到方法,是一种低效的勤奋,伪努力。努力之后没有成效,感觉厌倦痛苦,进而产生无助感。

家长不要轻易说孩子不努力,把对孩子的刻板印象和孩子努力而没有成效给你带来的负面感受拿掉,重新看见孩子,欣赏赞美孩子,孩子就会不一样。

很多家长只是要求孩子学习、考好成绩,却不告诉孩子怎么去学习。

孩子能考多少分,是他学习后自然的结果。学习之道不是仅让你考高分,而是让你学会学习、知道学习的意义。

2.学习四个方面:确定主题;意识思维;技能提升:心理训练。

发现热爱(好奇心)是学习最好的起点。热爱和沉迷不同,热爱是自律的,沉迷是失控的。

如果孩子没有好奇心,应该让他恢复感知能力,让他心有感受,发现身边的不同,做到不同。

空心病是现在很多孩子学不动、学不进的主要原因。

家长自己也需要恢复感知能力,心里不能只有学习、只有行为。

发现热爱,必须找到内心的感受。今天很多孩子有理性没有感性,没有“心”,没有感受。热爱的根基是有感受;热爱就是保持好奇心。

3.学习不是更广一点,而是更深一点。家长需要深度学习,更要引导孩子深度学习。在哪个领域深耕学习、刻意练习,就会在哪个领域有成就。

刻意练习三个部分:a.分解,复杂问题简单化;b.重复:专注、迭代、可积累;c.反馈:学了有什么收获。

没有深度学习、刻意练习,效果就不咋滴。

4.父母之间不要相互诋毁,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困惑。

妈妈不要把对老公的负面情绪变成自动化的表达。

家长(对孩子的问题)没有找到新方法时,不要轻举妄动。

5.关于学习

a.孩子英语不行:

不是孩子英语不行,而是那些不行的部分不行,把不行的部分解决掉就好,不要一叶障目。把英语和英语不行的部分分开,感觉就轻松多了。

b. 数学考不好原因:可能不喜欢老师,对数学有恐惧感;考试失败没有成就感;没有掌握考试方法;数学能力不具备:家长的原因。

c. 文科提分:学会理解,融会贯通,启动可视化、结构化、程序化思维。

期末考试后,有多少孩子做了试卷分析?调动元认知,搞明白自己是怎么获得成就的,是怎么考高分的。

每个孩子都是学习高手,只是还没有找到好的方法。

我的感受

“好奇心是学习的起点”,很对!

我觉得自己挺有好奇心的,这几年坚持学习就是找到了喜欢的事情,找到了热爱。

我们一家似乎都是这样,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习,所以都能够找到学习的乐趣,长久的坚持。

我的行动

保持好奇心,热爱自己的所学,输出式学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