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橘知猫
—1—
今年住新屋,按照习俗,须在新屋过年,且我娘家那边要在年初二带鸡挑担过来探亲,甚是隆重。
想到初三才能回老家,于是早早就和家婆他们说好今年不回去过年,待元宵后再找个周末回去。
年廿八的时候,在深圳工作的二哥,忽然在家微信群说公司其实安排他过年要值班,没法回去过年,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开口跟阿娘说。
二哥口中的阿娘,即是我家婆。我家婆今年七十五,丈夫已逝十多年,育有三儿两女。大儿子和二儿子在深圳工作,小儿子在广州。两女外嫁。
大儿子自从多年前在深圳买房后就没再回老家过年了,只是偶尔有事他自己会回来一下。
二儿子一直在深圳工作,平常很忙,他老婆和三个儿子都在老家生活,一般三天以上的节假日都会回来。此次被安排值班,估计也是无奈。
小儿子,即是我老公。刚刚开头提到本来今年计划不回过年。
如此一来,三个儿子都不回家过年,老人家该是多么落寞。
—2—
老公和我商量年廿九回去。习俗啥的甭管了。真是一拍即合。
于是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加急抢票回家。家婆知道我们要回家,打电话责备我们,习俗还是要遵守的。
确实,我娘家那边把习俗当成某种信仰,所以我打算"先斩后奏"的,回到老家后再告诉我娘家。
虽然是责备的语气,但听得出家婆声音里有种难以掩饰的高兴。最后,我们协商年初三当天再回。
—3—
由于没有提前抢到比较早班的火车票,我们回到车站已经较晚,再转一趟车到家将近晚上八点半。
走到村口,远远看到家婆拿着手电筒在等我们。其实平常这个时间点她一般都已经睡觉了。
到家,一起吃饭。她满心欢喜的看着我们,抱着我的宝宝逗着玩。忽然感觉,一切累都值得。
老人家的要求真的好简单,就希望平平安安,希望可以常常见到儿女和孙子孙女们。就如同那首《常回家看看》一样。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总操心就盼个平平安安"
因此,我一直都不理解大哥一家每年基本不回家过年的做法。也许他有他的理由他的难处吧。
—4—
年轻的时候,我也是不恋家,总想着天南地北的闯荡。
但是结婚后,忽然变得异常想家。每逢节假日,不是在回婆家的路上,就是回娘家的路上。
去年元旦,原本计划和老公过香港好好玩几天。决定去的前一天,和家人视频聊天,还是选择回家。
是啊,哪里的风景都比不上父母脸上洋溢的高兴。
至于旅游,我们可以选择某个周末出去。如果能够说服家中父母与我们一同出游,那就更完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