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头条首发https://m.toutiao.com/is/iJSMLSdm/ 好的关系,都得图点什么 - 今日头条
在战国时期,孟尝君备受齐王的信任与宠爱。
凭借着丰厚的财富和充足的资源,他广纳贤士,门下宾客超过三千人。
然而,随着被齐王驱逐,孟尝君被迫放逐到封地。
这三千名门客在他身边无法看到升官发财的希望,于是纷纷离弃了他。
孟尝君内心愤怒,将这些人的名字都刻在木板上,打算日后一一清算。
然而,同僚谭拾子却坚称:“人们总是倾向于与富有的人接近,而远离贫穷的人,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就像早晨市集人潮涌动,而到了晚上人们渐渐散去一样,这只是人们根据自身需求所采取的行动而已。”
孟尝君果断地将木板上的字全部抹掉。
王立群教授认为,人际交往的要点在于个人必须具备足够的价值,尤其是使用价值。
关系的本质在于双方互取互利。
如果对方对你没有任何期待,那么很难维持关系。
01图情绪价值
《看见情绪价值》中有这样一句话:“维护关系与提升幸福的一个关键思路,就是在自己感到舒适的前提下,尽可能让与自己有关系的人也感到舒适。
而这种让他人感受舒适的价值便是情绪价值。”
没有人会拒绝一个能够给予自己舒适和快乐的人。
在某种程度上说,提供情绪价值在人际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替代。
赵玉平教授曾经分享过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为了研究人类早期行为,曾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参与幼儿园的学习。
在班上,有一位名叫周启宁的小女孩对他情有独钟,经常用赞美的话语表达她对他的喜欢,如“您真高,真帅,我太喜欢您了”。
这种毫无原则、标准和底线的赞扬让已经年过半百的赵玉平感到心花怒放。
一年匆匆而过,他告别了幼儿园,和其他同学的联系渐行渐远,但是他却深深地铭记着那个小姑娘。
后来,他受邀在百家讲坛进行演讲,为了上镜他需要连续修改稿子,备课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就在这一瞬间,他忽然回忆起那个小女孩,迅速拨打了电话,希望能够得到她的称赞之言。
周启宁小朋友的赞美使赵玉平立刻恢复了信心,他斗志昂扬地完成了节目的录制。
当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压力也日益增大时,为朋友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将成为一种无比重要的帮助。
懂得运用情绪资源来扶持他人不仅能够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还能使关系更为舒适和持久。
02图功利价值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
追求利益是人类的本性。
在成年人的社会中,利益不仅是联系纽带,也是推动力。
一旦失去了利益,关系也容易破裂。
在清末时期,为了彻底击败太平天国,曾国藩发动了安庆之战。
曾国荃被派遣负责包围安庆,而勇猛的将领多隆阿则被委以打击救援部队的重任。
由于安庆城内没有重型武器,曾国荃几乎没有受到威胁。
然而,多隆阿却需要面对大量的救援部队,日复一日地进行激烈战斗。
甚至连太平天国最精锐的陈玉成部队也在多隆阿的奋勇抵抗下被残败。
然而,当安庆城被攻破后,曾国藩却偏袒自己的亲弟弟,向朝廷报功的时候竟然心怀私欲。
最终,曾国荃被封为江苏布政使,距离成为封疆大吏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多隆阿却只获得了一个云骑尉的官职,实际职务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曾国藩对亲弟的偏心,让多隆阿看不到任何出头的希望。
夺取了安庆之后,多隆阿转投湖广总督官文,在官文的帮助下接手了西北军务,带兵进入陕甘。
从此,与曾国藩彻底决裂。
后来,多隆阿在西北大显身手,为国立下了众多军功,最终升至太子太保的官职,并且享受到了封妻荫子的待遇。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当我们谈论利益时,就接近了理性的边缘。
利益和观念在人际关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尽管我们的观点可能存在差异,但利益却是真实存在的。
一旦利益受到损害,分道扬镳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03图陪伴价值
村上春树说,人类的生命虽然本质上是独自存在的,但并非孤立的。
我们渴望在相互交往中寻求安慰和陪伴。
那些远离群体的人,要么是超凡的存在,要么是野兽般的孤独。
然而,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需要在人际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温暖。
北宋时,韩亿和李若谷在考取进士之前,生活艰辛。
两人结伴前往京城赶考,一路上共同经历着困难与挑战,他们分享同一床草席和毯子,彼此给予了无私的支持和关爱。
抵达京城后,他们要去拜访他人,然而因为没有钱请佣人,只能轮流充当彼此的随从。
尽管别人富贵享受,他们却只能吃些粗粮冷食;别人夜夜笙歌,他们却连床共读。
许多富家子弟瞧不起他们的贫穷,然而他们却互相支持,坚持应考。
在京城这座广袤的都市中,这两位先生长时间地相互陪伴,度过了生命中最为艰辛的岁月。
随后,他们相继考中进士,互相鼓励着,照料着,最终都成为了宰相。
为了纪念他们当年从贫寒中起步的友谊,两家决定结为亲家,世世代代通婚。
余秋雨先生说,我们彼此为路,相持相扶,除此以外,再无他路可走。
人类是多么渺小,需要彼此的陪伴来抵御孤独,需要彼此手拉手,肩并肩抵御风雪。
我们需要彼此的确认和温暖。
只有在相伴而生、相依而存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免于寂寞,免于沉沦,共同走过一个世纪的人生。
04图成长价值
根据心理学上的知名“均值原则”,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一个人的成就往往与他身边五个朋友的平均水平相近。
换句话说,你最常接触的五个人的综合水平,就能反映出你自身的价值。
隋朝司空杨素,年少时怀着雄心壮志,渴望建立功业。
众多人纷纷投奔于他,期望能够有所成就。
女侠红拂,亦是其中之一。
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杨素逐渐老去,变得昏庸懒散。
红拂内心焦灼,却无法改变现状。
某日,白衣李靖怀着崇敬之情,前往探访杨素,向他呈上了自己的策书。
然而,杨素依然不为所动,只有红拂被这位年轻人的才华和理想所深深震撼。
她毅然决然地舍弃杨素,归顺李靖。
她努力筹集粮饷,招揽人才,辅佐李靖起兵,协助李渊父子平定江南,终于建立了大唐。
随着李靖名震神州,红拂也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功绩。
根据《破圈》所述,如果在一个关系圈中无法获得成长价值,那么必须果断改变圈子。
一个人的立身成败在于所处环境的影响。
我们的未来将取决于我们与什么样的朋友相交。
懂得与高人为伍,向上社交的人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成就。
05图灵魂价值
我们常说,好朋友没有实际作用,真正的灵魂知己才是无私的存在。
他们所追求的是心智共鸣、心灵契合。
然而,庄子却指出,无私才是最实用的。
在许多情况下,灵魂的价值反而成为关系中最稀缺、最珍贵的价值。
开元二十三年,孟浩然踏上京城,意欲参加科举考试,可惜遗憾地未能成功。
为求一条出路,他不得不四处拜访。
有一天,他拜访到了王维的府邸,二人相见恍若故人。
他们都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感。
他们都怀有“性本爱山丘”的情怀,都曾在山中隐居,远离尘世纷扰。
他们拥有相同的审美趣味、价值观,甚至追求相同的生活方式。
从早到晚,两人都无尽的话题可谈,从诗词歌赋到人生理想。而这次见面却是他们第一次相遇。
他们的友谊白头如新,像是从未有过分别。
王维以绘画为才华所在,虽然很少画当代人物的画像,但他却为孟浩然画了三幅画。
孟浩然则通过诗歌赞美王维,将他视为一生中最亲密的知己。
诗僧贯休说:在千千万万人中,只有一两个人真正了解。
他们的三观相符,趣味相投,默契无言,这样的人一旦相逢,就能够缓解人生的孤独。
只有心灵相通的人,才能深刻感受世间的潮起潮落;只有灵魂相近的人,才能洞察彼此内心深处的美丽。
人生中难得一位知己。如果能够遇到这样的朋友,即使相对无言,也能在心有灵犀的交融中,产生无限的喜悦。
06
余秀华认为,好的关系必然是出于某种目的。
这个目的可能是追求利益,也可能是追求成长,甚至是追求陪伴。
从来没有人会毫无道理地对你好,交往的基础永远是因为你有价值。
懂得与他人进行价值交换,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
而懂得让自己变得有价值,则是一个人的清醒。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追逐一匹马上,而是应该用来培养自己。
另外,不必担心没有朋友,而应该担心自己没有成长。
作者:爱吃罐头的壮壮。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