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的数学史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理念
一、主次分明,辅助教学
虽然课堂中融入数学史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根源、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应用、益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合理融入数学史,做到主次分明,不能因为学生对生动活泼的数学历史故事更感兴趣而滔滔不绝得占用课堂大部分时间,要让学生意识到渗透数学史这一教学环节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教师要把握数学课堂的主线,合理分配时间,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让数学史在课堂中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无论是旧课标还是新课标,都提及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数学文化的作用和意义。教材中的数学史不应该被视为冰冷无用的文字而抛弃,教师要将这些文字加以修饰转变成生动的语言、图片、影音影像,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以对数部分为例,“对数”是学生自步入职教数学以来面对的第一个既难懂又陌生的知识,在此章节内有一篇题目为《对数的发明》的史实文章。当初次接触对数的学生不解其意、正苦恼其理论的抽象时,教师带领学生们翻书至此,再配合生动的讲解,让学生看到晦涩难懂的对数公式被编者演变成了通俗易懂的历史故事,所展示的内容不仅生动形象地剖析了对数定义,还阐述了对数的有关发明---对数计算尺,这一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计算工具。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保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也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将教材中的数学史与职教课堂进行融合的目的是澄清知识本质、拓展学生视野、提供学习思路,促使被迫无奈学习的学生有可能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职教数学有别于其他学科,课堂上不适合涉及游戏实验和活动实践,这是由数学抽象严谨的学科特点决定的。面对如此枯燥无趣而又高深难懂的数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望而生畏。部分比较乖巧的学生虽然不擅长数学,但迫于父母和老师的压力只能硬着头皮坚持,虽然表面看起来态度端正,但端正的背后不是兴趣而是迫于职教高考分数的压力。这样高压之下的被动的学习,或许能应付职教高考数学成绩,但毫无兴趣得被动接受知识会导致创新精神的磨灭。还有部分不擅长数学的学生个性较强或者意志力薄弱,面对抽象高深的数学知识可能就彻底放弃这门学科了。
虽然教育工作者们深知不能做到让每个学生精通数学,但也不至于到大部分学生课外恶补的境地。导致此类现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无非是兴趣与态度的问题,兴趣影响着态度,态度影响着成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师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机会成为数学的乐学者。所以,将教材中的数学史与职教课堂进行融合,不仅将新课标提倡的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面对职教高考压力的学生要明确数学的学习意义不仅仅是为了看懂课本、会做试卷。如果学生认为数学唯一的用途就是在职教高考里占分数才不得不学,那么不妨引导学生改变思维、转换角度得去看待数学知识和学习意义,就有可能会发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数学可以被视为追求纯粹知识和理性的土壤,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数学教学是最高效而直接的思维能力训练,其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看待这个世界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会伴随学生终身,甚至某些看似和数学完全无关的决定往往都是受数学思维影响而产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讲授知识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同等重要。
那么为何说将数学史融入课堂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培养呢?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定理定义、公理推论等都是前人学者历经失败、苦心琢磨、百般探索之后才能直接为我们所用。面对这些复杂拗口的文字概念,若不解其意而死记硬背,那在实际学习和应用中会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若教师在讲定理、定义、公理等概念时,结合教材呈现的数学史内容向学生展示数学家们探索推理和辩证思维的过程,就可以让学生理解其数学意义的同时了解知识的产生与演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内涵及作用,还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家们充满逻辑性的思考过程。教师向学生呈现历史中数学家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史实故事既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主动性。
如此教学方式形成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的做到学习过去、应用现在、科技未来。
四、培养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的数学价值观
如果问数学老师:“数学是什么?”可能大部分老师都不都能清晰准确的做出回答。但事实上,这是作为数学工作者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因为只有老师拥有了正确的数学观,才能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传授正确的数学精神。教师的数学观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观的形成,学生的数学观影响着学习态度的规范。对于正处于发展中的学生而言,学习数学不仅是接收知识和能力培养,更是形成三观和规范态度的过程。这对学生今后的求知生涯和人生旅程都有着深远影响。
由此可见,教师在引导学生科学理解数学的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和教育观。数学史作为展现数学渊源与发展的学科,揭示演绎理论和推理模式的同时本身就囊括着丰富的教育榜样。而教材编写者更是千挑万筛得选出最为符合职教知识难度、学生理解能力、实际应用价值的数学史放在课本之中。所以,将教材中的数学史融入到课堂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而科学的数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