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大家说:你现在有20元面值的人民币吗?那好,请你拿出来看看背面,这个图案曾经一度引起网友们的好奇,有网友发现第五代人民币百元大钞正面的最右边,有两只猫跪地拜另外一只猫的图案。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回应称:该图案为战国时期漆器上的图案。不安分的网友又在第五代人民币20元上,重大发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下方,竟然有一个类似面具的图案出现。对于这个新奇事,网友再掀探讨热潮。但是文物专家回应:这个图案应该是商代青铜器里最常见的饕(tāo)餮(tiè)纹饰,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
饕餮俩字笔画太繁,生活中其实不大用到,但是在以中国传说或玄幻武侠为题材的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漫画、影视作品中均有相关形象,2014年电视剧《灵魂摆渡》:巨兴茂饰演五公子其原型就是饕餮,还有张艺谋导演的《长城》里的那个怪兽,就是饕餮。尽管如此,当我们逛街时,有时还会看见有些商家的案几上摆有招财进宝的吉祥物,比如貔貅,蟾蜍,最稀罕还有人摆饕餮,当然“饕餮盛宴”这个成语我们也是常说的,那饕餮怎么就和盛宴联系到一起了呢?咱先看看饕餮是怎么回事。
在史料《吕氏春秋》、《左传》、《山海经》都有其有关的记载,《左传·文公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古时候缙云氏有个不学无术的儿子,贪恋食物暴饮暴食,又贪图财物,从不体恤民间疾苦,天下人把它和其它三个凶狠的怪兽比较,给它取名饕餮。所以饕餮(tāo tiè)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被列为中国四大神兽之一。
在《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句话:“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这意思是说,饕餮有脑袋没有身体,吃人的时候不用咀嚼,以至于连自己的身体都给吃下去了。这也就是说它是个贪吃贪婪的家伙。所以当我看到那些商家,尤其是饭店里摆上饕餮这个神兽时,我常常想,饕餮虽说寓意吃的多,招揽生意,但是,它最后贪婪到把自己都能吃掉,这不是害人害己吗?看来,人们不多读书,说不定啥时会闹出笑话的。
关于饕餮神话传说很多,郭沫若先生曾说:“古盖有此神话,而近失传”。这说明郭沫若就认为饕餮是个神话。黄大路先生幽默地在《与古人对话》中这样写道:蚩尤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暴虐帝王,后来被皇帝所灭,为了发泄对蚩尤的愤恨,皇帝将蚩尤的头割下来,塞上头发,让士兵踢,据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那个说“足球是皇帝发明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哈哈哈,这个说法是不是令人忍俊不禁。
其实啊,当你走进博物馆,饕餮纹在商代青铜器上比比皆是,这是因为商周时期,饕餮纹是盛行时代。尤其见于各种食器,像鼎、簋、觯等,因为它代表的不仅仅是食器,还是另外一种用途,礼器。
饕餮纹的纹饰看起来狰狞、粗犷、神秘、肃穆,给人一种威吓、震慑的感觉,它包含着野蛮、残暴,还有一种原始、拙朴的美。一般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眉目最为夸张,据汤惠生先生研究,萨满教中的天神同时也是太阳神,太阳神往往被绘制成眼睛状,因为在诸多古代神话中,太阳被称为是“天之眼”。如波罗门教的太阳神,又称“天之眼睛”或“世界的眼睛”。饕餮纹中对眼睛的强调,正是其作为太阳神——光明这个特征的描述,这只是学者的一种说法,其实,对于饕餮纹具体代表什么,没有标准的答案,众说纷纭。
从发展史上来说,考古上,在新石器时期,也就是在距今五千年前,饕餮纹最早出现在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中的一件玉琮。它是巫师与天神的对话器具,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到了商周青铜器时期,兽面纹饰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因而纹饰更为富丽繁缛,奇异,张扬,制造出浓郁的原始神秘色彩。青铜器是殷商先民“尊神”意识的体现。到了西周初期,青铜器和晚商基本相近,但饕餮纹饰在器物中逐渐向西周中期过渡,纹饰开始简化。它的功能则由殷商单纯的祭神,发展为周代“敬天法祖”,形成宗教、政权、族权三位一体的特征,至周代青铜器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的一个表征。当然饕餮纹铸造在青铜器上对于商王朝来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作为礼器是在自然不过的事了。
据说最好看的饕餮纹器物,在南美洲的玛雅文明遗址里出土的一个面具,现存在美国西雅图图书馆。据说这是三千多年前,商朝的后裔,一部分殷人逃到了美洲,将对饕餮的崇拜习俗带到了那里。
饕餮、饕餮纹文化在中国产生的历史渊源久远,它不仅表现在宗教、食器、建筑、家具、音乐等方面,也有很强的教育功能,饕餮的传说告诫人们,人不能索取无度,否则殃及自己,其文化影响在中国古代、现代乃至世界都十分深远。北京市义安路与天桥北路交会上竖立着一座高大的青铜雕塑,雕塑的名字叫《起舞》,就是文物工作人员受两件商代青铜器启发塑造的。法国广告收藏家布尔西科先生,是“广告饕餮之夜”的创办者,饕餮在现代文化中也预示着心灵的放松,欲望的满足。现代还有饕餮纹设计的室内建筑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