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一些时刻觉得自己“想了老多额”、“蛮怪额”。
比如,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当一回主播”的新媒体时代,从前没有开过直播以后也不会开直播的我本人,对于各类直播间里司空见惯的那一声声“家人们”“亲人们”居然会产生一点“排异反应”。
侬讲“怪伐”?
想来想去,大概和过分注重“边界感”脱不了干系。如果去看医生,可能要挂“语言洁癖科”(如果有的话)
将互联网对面不知男女老少阿猫阿狗的人统称为“我亲爱的家人们”,不用说也知道那是“套近乎”的说辞——你们大家来评评理,我卖东西怎么会坑“家里人”?!
而在我一贯的认知里,可以称为“家人”的不仅数量有限且相对固定。
自然我不会因为对方一句“家人与否”影响购物判断。但每当主播多唤一句“家人”,我都暗暗觉得Ta成交我的心思又多了一分。
然而,大多数人对此是不以为然的,人家又没真的把你当“家人”喽,随口讲着玩玩烘托烘托气氛,出来混个江湖又何必当真。
更何况往大了说,全国人民还一家亲,这是“正能量”的含蓄表达呀,你个小老百姓搁那儿瞎矫情什么!
一家人??
没毛病!说的都对!真额“蛮怪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