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知乎,ID:亡心言己,文责自负。
一开始很容易以为这是一部儿童教育片,看到最后才会发现是同性爱情片。
之所以产生这种误解,是因为电影独特的叙事方式。电影不是采用常见的平铺直叙外加插叙的叙事方式,而是以一家招待所的着火为起点,先后用三个人的视角展开了对同一件事的叙述。
第一个视角是凑的母亲早织,身为单亲妈妈的她发现儿子的语言行为有些怪异,不仅耳朵受了伤,甚至还有自残倾向。
早织质问儿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儿子给出的答案是学校老师。所以早织前往学校反映老师对儿子的伤害,希望可以得到妥善解决。但校方的反应却异常古怪,只是唯唯诺诺地道歉,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老师坚称进行校园暴力的是凑,自己只是加以制止,从来没有伤害过他。但老师并没有给出证明,周围的风向好像也指向他确实体罚了学生。
最后在早织的坚持下,老师承认了自己对凑的伤害行为,并且当众致歉。
原以为到此结束的早织,在一个雨天醒来,发现失去了儿子的踪迹。
至此,第一个人物视角结束,对剧情想要表达的内容仍然是不知所云。
第二个人物视角是凑的老师堀,在他的视角里,他是一个认真为学生着想、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他发现了制止了学生凑的怪异行为,对学生赖进行家访。尽管女友对他说,小学老师是不会被学生记住的,他仍然尽心尽力。
再后来,他被凑的母亲早织指控体罚学生。
校方为了学校的名声选择了息事宁人,他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地当众道歉了,承认了体罚学生。
然后他被开除了,新闻报纸上出现了关于他的大大标题:老师体罚“猪脑”学生。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他跑去向学生凑确认了自己确实没有伤害过他。
直到一个雨天,他在家翻找学生的作文,发现了学生凑与学生赖隐藏的心思。
他和凑的母亲早织一起冲上山寻找凑。
至此,第二个人物视角结束,剧情想要表达的内容已经在作文本上已经隐约可见。
第三个人物视角是凑。
原来一直以来遭受校园暴力的是赖,赖一直被男同学各种欺负和捉弄,因为赖总是和女同学比较亲近。
凑为了融入集体也拒绝不了对赖的欺负,但私下赖和凑却是最好的朋友。他们一起出行,一起分享食物,有属于他们的秘密基地。
他们一起玩“谁是怪物”的游戏。(游戏内容:每个人的额头贴一张动物的图片,通过询问对方信息,猜出这个动物身份)
很明显,这一段是点题且暗示人物性格的情节。第二次游戏的时候,凑的额头上贴的是树懒。而赖是这样形容的:“当你受到攻击时,你只会放弃。”
凑在面对赖的靠近时退缩了,在同学的起哄声中凑与赖扭打在一起。
而当时赖的额头上贴的是翻车鱼,翻车鱼缺少真正的尾巴,总是翻过来侧着身体游泳。只要海水有浪,它就会翻来覆去,不能保持平衡,所以常常会翻跟头。
电影最后的片段停留在凑和赖被雨水冲洗后,在草丛中奔跑向远方。
剧情依次从母亲、老师、学生三个视角叙事,最后还原事情真相的是学生视角。
导演这样的叙事技巧应该是想要告诉我们,对学生的心理关怀既在家长也在学校,但是最后能够完整地表达学生心理的,只有学生自己。
如果缺乏对学生心理的了解,没有充分的沟通,哪怕是用心的母亲和认真的老师,也会错过真相。
电影以“怪物”为名,真正引出“怪物”这个词的是赖的父亲,他这样形容赖:“他是一个怪物,他的大脑不是人脑,而是猪脑。”
一开始看到这里的时候,难免会一头雾水。而赖似乎也坚信于此,认为自己是个怪物。凑也问过妈妈,自己的脑部CT有没有异样。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两个小学生觉得自己的脑子变成了猪脑?
怪物自然是不存在的,让他们觉得自己变成怪物的是控制不住的心之所向。世间只有一种性取向,叫做心之所向。年少朦胧的情愫,本就羞于启齿,更何况是同性之间的好感。
妈妈希望凑长大以后可以有一个那种随处可见的普通家庭就好了,凑打开了车门跳了出去。
凑很害怕赖会消失,因为赖是他所爱的人。
被父亲逼迫的赖对凑说:“爸爸说我的病治好了。”但很快他又打开门说:“我撒谎了。”
最后,他们在雨天躲到了一个只有他们知道的地方。
希望幸福是任何人都可以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