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菜谱很简单:一碟冬瓜煮腐竹,一碗苦马菜煮汤。天气炎热,对肉类不敢兴趣,这种清淡的素菜,特别合胃口。我和老公边吃着饭边聊天,老公忽然问我:“老婆,你记忆中有没有一道令你特别怀念的菜呢?”
“ 那令你最怀念的又是哪道菜呢?”我反问。
“骨头加上冬瓜和淡菜煲汤,这是我记忆中总也挥之不去的美味,让我十分的怀念。”老公说着说着,还吧嗒了几下嘴,仿佛他现在正在吃的就是让他十分怀念的骨头冬瓜淡菜汤,显出十分享受的样子。
我沉思了几十秒,没有马上回答老公的问题。
“你真是个没心没肺的人,小时候吃过的食物,就没有一样留在你的记忆深处啊?”老公有些不满地说我了。
“当然有了。我爸做的炒排骨,你喜欢吃,孩子也喜欢吃,你不是还想从我爸那里偷师吗?可怎么也学不会呢。我当然也会念念不忘了。”在吃的问题上,我怎么能向老公示弱呢?
“还有我阿公做的芥菜梗炒猪肉、豉油焖鸡或豉油焖鸭,也是让我念念不忘的美味。当然,最令我念念不忘的,应该是阿公一年当中难得做一次的泥鳅煲糯米粥。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能吃上两碗又香又滑又美味的泥鳅粥,真是三生有幸,赛过活神仙!”
老公没想到,我一说起吃的来竟有如此多的美味。哼,他以为我小时候穷得连青菜白粥都吃不起吧,告诉你,我小时候可没有挨饿过呢,大人们宁愿他们挨饿,也一定让我们几个孩子吃饱喝好。
“我们老家那种四四方方的生豆腐块,把它切成小块,用花生油煎成金黄色,再放些辣椒、豆豉翻炒几下,也是最好的下饭菜。”老公继续回忆他小时候吃过的美味。
其实,在所有我吃过的美味中,我记忆最深刻的,应该是阿公做的泥鳅煲糯米粥。小时候,家里穷,饭桌上少有肉食,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肉,所以,小孩子对肉的渴望心情是异常的强烈。
阿公当年是生产队里的看水员,负责看管队里几个山冲的稻田,保证水田不干涸,不被淹。每天阿公尽职尽责地去山冲看管他负责的几十亩稻田,今天给这块田修修田边的荒草,明天又给那块田开通一下小水沟。
就在每天的劳作当中,阿公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山冲的小水沟,随便用铁锹翻几下,就能看到泥鳅或黄鳝,有时还会抓到一些塘鲺鱼或者生鱼。阿公把这些杂七杂八的鱼儿装在他喝完粥后的空木桶里。晚上,阿公把泥鳅单独留下放在水缸里继续养着,其他的鱼儿则被阿公煎得香喷喷的,留给几个孙儿孙女们吃。
那些泥鳅越积越多,估计有两斤那么多了,阿公就把淘米水和铁菜刀放在养泥鳅的水缸里。奇怪的是,泥鳅群里放进了淘米水和铁菜刀,所有的泥鳅都在拼命地把肚子里的泥沙吐出来了。泥鳅吐干净泥沙后,阿公就开始做泥鳅粥了。
煮泥鳅粥其实很简单,只不过煮粥用的米是糯米,而不是用粘米。先把一锅糯米粥煮熟,再把洗干净的泥鳅迅速倒进锅里,盖上盖子。等把泥鳅煮到肉烂,能轻易挑出鱼骨头,阿公就把鱼骨头用筷子挑出来,最后加上酱油、葱花、味精等,一锅美味的泥鳅粥就可以出锅了。一家十几口人,可以美美的饱餐一顿了。我问阿公为什么要用糯米来煮泥鳅粥,阿公说这样更好吃,又香又糯又滑,让你吃了还想吃。
今晚,我和老公聊了许多小时候吃过的美食,越聊越带劲。年纪大了,喜欢忆苦思甜了。
想起小时候吃过的美味,自然想起了爷爷奶奶的辛劳,也想起了父母的付出。那一碗碗留在记忆深处的美味,在我的脑海里,是永不磨灭的。
(此文13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