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的童年

  20年后,我背景离乡,魔都打拼已近6年,结婚生子,供起第一套房,第一辆车,生活窘迫,带着一家老小,蜗居在这50几平的老房子里,上个厕所进个厨房都能吵醒房间里熟睡的孩子!

  发烧感冒全是自费,我不觉感到无论怎么努力,你都是这座城市的过客!当你孤独的时候,你会感觉无比地凄凉,无比的冷落。       

  这个城市似乎很不近人情,都说魔都是一个没有人情的城市,它从不在乎你是否饿了,哭了。更不在乎弱者的无力。

  突然想念小时候的家乡。。。。。那个时代的孩子普遍没有太多的玩具,也没有繁重的作业。庄稼丰收的时候,就是他们驰骋的疆场!一片片金黄色,一处处丰收的喜悦。孩子们爬上了金黄色的稻草堆上远观四周,将一捧捧菜籽茬改成私人小屋,将一把把芝麻荚搭成一座座桥。。。。。。

  年长的孩子跑去农田,帮助田间劳作的父母收割庄稼,年中的孩子在家准备一家人的午饭,年幼的孩子便在田间捣乱。。。。。。

  一家人劳累着,欢愉着。

  小时候,家里的农田都是母亲一人打理,五月,麦子熟了,母亲便将田里的麦子收割回来,整齐码在柏油马路上,让来往的车辆压碎去壳。这样更加省力省事,(一开始是要用一种叫连高同音农具拍打脱壳)待麦穗和麦秆被车轮碾压分离,将麦秆扎一堆堆储放,用来生火,那时的乡下还用带烟囱土灶。晨曦或者是傍晚时分,看见自己的烟囱冒出一缕缕青烟,便知道自家马上就要吃饭了!

        当麦穗已经变成了一粒粒的麦子,借助自然风的力量将麦子和麦壳分离,金灿灿的麦子最终装进雪白的蛇皮袋,待骄阳耀眼时将收割的麦子再拿出晾晒。

  接着收割的应该是菜籽了,待菜籽成熟又未炸开的时候收割好并摆在田间,在阳光的曝晒下,这些菜籽演变成焦脆金黄,一把把放在铺好的塑料皮袋上,用连高拍打至菜籽落下,和收割麦子一样的原理,去杆,借助风力,将分离干净的黑油油的菜籽装进蛇皮袋。

  这时的孩子定是在这塑料皮袋上捣乱,赤着脚在滑溜溜黑油油的菜籽里踩来踩去,被母亲的呵斥声赶走。

   每年的中秋时节,便是水稻收割的季节,亲戚们根据水稻的成熟情况,轮流安排收割,临近中午时分,女主人便提前回去准备一桌丰盛的午餐,以犒劳为自己家出力的亲友们。年幼的孩子不放心独自留在家里,便随着大人一起下田。玩累了,便躲在稻丛堆上睡着了;开心了,便帮助父母抱上几把稻把;厌倦了,便爬到已经搭好的草堆上。。。。。

          田间熟识的孩子玩在一起,捉起了黄鳝或者是去钓龙虾,三三俩俩,不亦乐乎。

        我的孩子很难有这样的童年。母亲早已不再侍弄农田,陪伴侄儿在城里上幼儿园。即使在乡下的时光,母亲也不过是拾掇几尺见方的蔬菜园,供她自己平时吃的。

    童年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我的孩子是否有这样无忧无虑的童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童年记事是从学前班开始。那时乡下没有幼儿园,学前班叫“红孩子”班,寓意社会主义接班人。学前班在一个有围墙的破...
    风原山鹰阅读 3,262评论 2 2
  • 北方人喜食面食,面条面饼包子饺子,来之不拒。碳水化合物的弹牙口感凝合着尘埃黄土之味,汇成了北方生活特有的味道。 我...
    cd172b0c0bb5阅读 3,762评论 7 7
  • 文/葱葱 春天的眼睛 在一把伞的褶皱中睁开 喑哑的灵魂出逃 雨滴怒放在海棠的肩膀上 尚未苏醒的绿意已经安上了翅膀 ...
    葱葱_阅读 1,859评论 19 22
  • 如果把2017年比作一部电影的话,下半年大概就是上半年的一个进阶版的续集了。 24岁那一年,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倾心蓝田阅读 3,945评论 1 3
  • DisplayMetrics metrics=new DisplayMetrics();activity.getW...
    半黑月缺阅读 3,9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