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挣脱成见,让我们的内心无限度地贴近课堂,将教师自我成长与学生的成长关联在一起,充分唤醒课堂里那些“沉睡”“丰富”且重要的东西,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将自我认知向前有力地推进一些。
2、沿着课一直走下去 就会遇到“人。
3、我们脆弱的认知就会被外界不断地改造,被种种迷雾、误解、偏识所影响与隔断,而这一切恰恰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与内心荒芜最重要的原因。
4、我们都是蜡烛,又都是彼此的火柴。
5、教育最核心的规律与魅力,不是要求什么,而是影响了什么;不是给予了什么,而是启发了什么;不是夯实了什么,而是柔软了什么;不是外在表现了什么,而是内在承认了什么……
6、课堂深处的“三个人”
第一个“人”就是作者;第二个“人”是教师自己;第三个“人”是学生自己。在课堂中这三种“人”相互生成,彼此辉映,最终“难解难分”,汇成一片“光”之海洋。
7、 所谓教育,不就是帮助人长出并呵护人的灵魂之光吗?
8、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课堂是与自己精神思想的尺幅等长的。
9、 课堂可以无限延展我们的那个“自己”,也可以限制我们的那个“自己”。
10、教育就是让“人”的心,走了很远很远的路才回来。
11、优质课不是想出来的,甚至不是“研究”出来的,是一节一节课上出来的。
12、来自教师自己内心深处的课,才有力量与智慧走到学生的内心深处。13、一节优质的课,经由教师内心的处理后到达学生内心,才能温润而富有价值、美好而带有弹性。
14、课堂的深度与美源于“人”的互动。
15、在课堂的深处住着“人”,也住着一个“社会”,还住着一个“未来”。
16、在相处中,“人”是彼此深刻影响的。这其间,因为有了“人”丰富的参与,所以这样的课堂有着优美的弧度、开阔的深度。
17、教师上过的课,都在慢慢地建构教师的思想。
18、你怎么上课,你的思想就怎么形成;你的课到了哪里,你的思想就到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