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美 卡尔.纽波特

2017-10-18

第一部分 理论

第1章 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

  • 深度工作(Deep Work):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 在网络工具的时代,知识工作者越来越多地用浮浅工作——像人工网络路由器一样不断地收发电子邮件,不断被小事扰乱心神——替代了深度工作。深度工作是在当今社会也很有价值的一种技能。有两方面原因。
    1. 第一种原因与学习相关。我们生活在信息经济时代,依赖于迅速更新的复杂体系。因此,想要在社会经济中保持价值,就必须掌握快速学习复杂技能的艺术。这项任务要求深度工作。如果你不培养这项能力,就很可能随着技术的更新而被淘汰。
    2. 深度学习有其价值的第二种原因是数字网络革命的影响力是双向的。如果你能创造出有用的东西,它的受众(比如雇主或用户)就可能是无限的,从而极大提升你所获的奖励。另一方面,如果产出的东西中规中矩,你就会陷入困难,因为你的受众很容易在网上找到更好的替代品。想要成功,你就必须产出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产品,而这项任务需要深度。
  • 真正的奖励不会留给那些熟练使用脸谱网的人(这是一项浮浅任务,很容易复制),而是留给那些能够构建创新的分散式体系,使这项服务能够运转的人(毫无疑问是一种深度任务,很难复制)。
  • 深度工作假设(The Deep Work Hypothesis):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而几乎同时,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 本书的两个目标:
    1. 第一个目标在第一部分实现,旨在让你相信深度工作假设的真实性。
    2. 第二个目标在第二部分实现,旨在教会你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训练你的大脑,转变你的工作习惯,使其成为你的职业生活的核心。
  • 智能机器时代处于获利的一方的三种人群:
    1. 高级技术工人
      • 可以利用智能机器把工作做得漂亮并具有创造性的。
      • 关键问题在于,你是否擅长使用智能机器。
    2. 超级明星
      • 在所处行业中最优秀的。
    3. 所有者
      • 拥有资本的
  • 如何在新经济形势下成为赢家?
    1. 一种是能够利用智能机器进行创造性工作的。
    2. 一种是自己所在领域的个中翘楚。
  • 两种核心能力:
    1. 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 工具:引导大重组的智能机器大多数都非常复杂,很难理解和掌握。
      • 要培养出掌握复杂事物的能力。而且由于这些科技变化很快,掌握复杂事物的过程便永远不会结束:你必须能够快速完成,一次又一次。
      • 如果你无法学习,就无法成功。
    2. 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 如果你想成为领域中的翘楚,掌握相关技能是必需的,但并不够。之后你必须将潜能转化成人们珍视的实在成果。
      • 如果你不产出,就不会成功,不管你的技艺多么纯熟,天资多么聪颖。
  • 本书的核心主题:
    • 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
      • 深度工作帮助你迅速掌握困难的事物。
      • 想要迅速掌握困难的事物,你必须高度专注,不能有任何干扰。换言之,学习是一种深度工作行为。
      • 深度工作有助于精英级产出的实现。
      • 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 要达到个人巅峰的产出效率,你需要长时间、无干扰地高度专注于单一任务。换一种说法,使你的表现最优化的做法是深度工作
  • 注意力残留:
    • 按次序完成多项工作。这种工作策略存在一个问题,当你从某项任务 A 转移到任务 B 时,你的注意力并没有即时转移,你的注意力残留仍然在思考原始任务。如果在转移工作之前,你对任务 A 缺乏控制且关注度较低,残留会尤其浓厚,但即使你在转移工作之前已经完成了任务 A,你的注意力还是会有一段分散的时间。

第2章 深度工作是少见的

  • 最小阻力原则(The Principle of Least Resistance):在工作环境下,若各种行为对于底线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意见,我们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
  •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Busyness as Proxy for Productivity):在工作中,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知识工作者都会采用工业时代关于生产能力的指标,以可视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
  • 深度工作很难,浮浅工作更简单;当工作中没有明确目标时,围绕浮浅工作的表面忙碌会成为一种本能;还有在我们的文化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信念,认为与“网络”相关的行为都是好的,不论其对我们创造有价值事物之能力有何影响。由于深度工作价值以及忽略深度工作所造成的损失很难直接衡量,这些潮流才会大行其道。

第3章 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

  • 我们的大脑是依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世界观的

第二部分 准则

准则1 工作要深入

  • 深度工作的主要障碍之一:将注意力转移到某种肤浅事物上的冲动。大多数人都能意识到这种冲动会使专注于困难工作的努力变得无效,但是大多数人低估了这种冲动出现的频率及其力量。
  • 你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不断消耗。
  • 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1. 选定你的深度哲学
    • 必须精心挑选一种适用于你所处特定环境的哲学,因为不匹配的哲学会让你在深度工作习惯成形之前脱离轨道.
    • 禁欲主义哲学(Monastic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这种哲学通过摒弃或最小化浮浅职责,从而实现深度工作的最大化。禁欲主义哲学的实践者往往有明确且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追求,而且他们在职业上取得的大部分成就都是由于工作表现特别突出。这种清晰的状态使他们能够排除纷杂的浮浅关注点,而这些浮浅关注点恰恰是那些在工作世界中价值定位复杂化之人的梦魇。
      如果你属于这个群体——对世界的贡献是实在的、清晰的、可以个体化的,那么你就应该认真考虑一下这种哲学,因为这种哲学或许会成为决定性因素,决定你完成的是一个庸庸碌碌还是能为后人所铭记的职业生涯。
    • 双峰哲学(Bimodal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这种哲学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在深度时间里,双峰工作者会像禁欲主义者一般工作——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在浮浅时间里,专注并非首要目标。这种划分深度和开放时间的做法可以在多个时间层级上实现。比如,按周划分的话,你可以每周 4 天做深度工作,余下的时间为开放时间。同样的,如果按年划分,你可以选一个季节完成大部分的深度工作(很多做学术的人都在夏季或休假期间完成)。
      双峰哲学认为深度工作可以得到极端的产出,但只有主体在这项工作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实现认知强度的最大化(真正的突破会在这种状态下出现)方可实现。这也是在这种哲学下深度工作的单位时间至少是一整天的原因。早上安排几小时的时间实在太短,对于一个这种方式的信徒而言根本算不上深度工作。同时,双峰哲学特别适用于那些如果不在非深度追求中有实质投入便无法取得成功的人。
    • 节奏哲学(Rhythmic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这种哲学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换言之,其目标是创造一种工作节奏,让你不需要你投入精力便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时需要进入深度状态。链条法是节奏哲学深度工作日程安排的典型例子,因为这种方法结合了一种简单的启发式调度(每天都要做这项工作)和一种提醒你做这项工作的简单方法:日历上的大红 X。
      实施节奏哲学的另外一种常见方式是拿掉链条法中的视觉辅助工具,转而设定一个启动时间,每天在这个时间开始深度工作。恰如视觉工具提醒工作进展可以降低进入深度状态的门槛,剔除诸如每天何时工作等最简单的日程安排决定,也可以降低这种门槛。
      节奏哲学与双峰哲学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比。节奏哲学下或许难以达到双峰哲学追随者喜好的最高强度深度思考。然而,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更符合人类的真实天性。节奏日程安排者通过雷打不动的惯例支持深度工作,确保能够定期完成一定的工作,在一年的时间里往往能够累积更多的深度工作时长。
    • 新闻记者哲学(Journalistic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称作记者哲学。
      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深度工作的新手。使头脑迅速从浮浅转入深度模式的能力并非自然得来。未经练习,这种转换可能会严重削弱你有限的意志力储备。这种习惯同时还需要你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坚信自己所做之事是重要的而且将会成功。这种坚定的信念往往建立在已取得的职业成就基础之上。
  2. 习惯化
    • 要想使深度工作的效果最大化,就需要养成像前述的重要思想家一样严格内化的习惯。
    • 没有哪一种深度工作习惯是绝对正确的——一种习惯是否合适取决于个人,同时也取决于从事的项目类型。但是这里有一些所有高效习惯都应注意的普遍问题:
      你将在何处工作,工作时间多长。你的习惯中需要指定一个深度工作的场所。
      工作开始之后你将如何继续工作。你的习惯需要规则和程序,确保你的努力具有结构性。
      你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你的习惯要确保大脑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保持大脑在高深度水平下运转。要使你的成功最大化,就需要为自己进入深度的努力提供支持。与此同时,这种支持也需要系统化,这样你才不会浪费心理能量去理清某个时刻需要做什么。
  3. 要有大手笔
    • 这个理念很简单:对周围惯常环境做出巨大改变,辅以可观的精力或金钱投入,都只为支持一项深度工作任务,由此你也提升了这项任务的外现重要性。这种重要性的提升,降低了你的大脑继续拖延的本能,并注入了激励和能量。
    • 主导的力量是严肃认真致力于手头任务的心理。置身异域专注于写作项目,或是远离工作一周只做思考,又或是将自己锁到酒店房间里直到完成一项重要的发明:这些举动推动你的深度目标占据心理优先的地位,有助于你解锁必要的心理资源。有时想要做到深入,必须先要做大。
  4. 不要独自工作
    • 恰当展开协作可以提升你在职业生活中深度工作的质量。
    • 循环往复展现的就是一种协作式的深度工作(在学术圈里很普遍),这种深度工作方式利用了所谓的白板效应。解决某些类型问题的时候,利用共享的白板与他人合作与独自工作相比,可以将你推入到更深入的状态。有另外一方等待你下一步的洞见——可以是真正在房间里的人,也可以是在虚拟空间与你合作——可以抑制躲避深度工作的天然本能。
    • 总结一些关于深度工作中协作之作用的实用结论:
      首先,纷扰心神之事仍然是深度工作的大敌。因此,中枢辐射型模型是很关键的模板,将对意外发现的追求与深度思考和夯实灵感的努力分开。你应该尝试分别优化每一项努力,而不是将二者混为一谈,搅乱在一起,以至两方面的目标都受到阻碍。
      第二,即使退回到辐射区域做深度思考,在适合使用白板效应的时候,也要充分使用。与某人肩并肩解决某个问题,你们可以互相推动,进入更深层次的深度状态,因此能够创造比单独工作更多的有价值的产出。
      换言之,在深度工作时,恰当的时机可以采用协作的方式,因为这样可以推动你的成果提升到一个新档次。与此同时,也不要过分追求交流和积极的偶遇,以免破坏了专注的状态,因为我们最终还是靠专注从包围在我们周围的各种想法的漩涡中提取有用之物。
  5. 像经商一样执行
    • 原则1: 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你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反而越少。”这句话阐述的意思是,执行需要专注于少量“极端重要的目标”。这样简化选择,有助于组织和集中足够的精力来达成实在的成果。
      对于专注于深度工作的个人而言,这就要求你在深度工作时间里追求少数几个雄心勃勃的成果。花更多的时间用来深度工作”这种泛泛的指令并不能激起太多的热情。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职业收益,也可以带来更稳定的热情。
    • 原则 2:抓住引领性指标
      确定了极端重要的目标之后,你需要衡量自己的成功程度。在 4DX 框架下,有两种衡量指标: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滞后性指标用于描述你最终尝试改善的方面。比如,如果你的目标是提升面包房的客户满意度,那么相应的滞后性指标就是客户的满意度分数。而正如 4DX 的作者解释的,滞后性指标的问题在于它们出现得太晚,来不及改变你的行为:“当你拿到滞后性指标的时候,致力于实现这些指标的表现都已经成为过去。”
      引领性指标则“衡量了实现滞后性指标的新行为”。在面包房的例子里,接受免费试吃样品的客户数量就是一个不错的引领性指标。这个数字可以通过分发更多的免费试吃样品而直接增加。随着这个数字的增加,你的滞后性指标最终也很可能得到提升。换言之,引领性指标引导你将注意力转移到提升你在短期内可以直接控制的行为上,并会对你的长期目标带来积极的影响。
      对于专注于深度工作的个人而言,确定相应的引领性指标非常容易:专注于极度重要目标上的深度工作状态时间。回到我个人的例子上,这种认识对于如何安排我的学术研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以前经常关注于滞后性指标,比如每年发表的论文数。然而,这些目标对我的日常行为缺乏影响,因为我不知道短期内做什么可以立刻对长期的指标产生即时的可观改变。当我转而关注深度工作时间之后,突然间这些指标都与我的日常有了关联。多一个小时的深度工作时间立刻就能显示在我的计分板上。
    • 原则 3: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
      “计分的时候,人们的表现很不同。”4DX 的作者解释道。当驱使你的团队专注于所在组织的极度重要目标时,在一个公开的地方记录、跟踪他们的引领性指标非常重要。这个计分板可以制造一种竞争氛围,驱使他们专注于这些指标,即使其他诉求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时候也不例外。此外计分板还可以强化动机。
    • 原则 4:定期问责
      4DX 的作者详细阐释了保持专注于引领性指标的最后一步是要“保持节律性地与同享极度重要目标的团队会面”。
      对于专注于深度工作的个人而言,很可能没有任何团队去会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免去定期问责的过程。贯穿本书,我都在探讨、推荐每周回顾的习惯,在每周回顾的过程中你可以指定下一周的工作计划
  6. 图安逸
    • 每天在职业问题之外时常享受一些自由时光,这样才能使你得到——虽然听来有些矛盾——完成(深度)工作所需的闲散安
    • 一种更实际但也同样有很好启发性的方法:工作日结束的时候,在第二天早晨到来之前,屏蔽掉对工作问题的担忧——晚饭后不要查电子邮件,不要回顾白天的对话,也不要筹划如何处理即将到来的挑战;彻底屏蔽与工作相关的思考。如果需要更多的时间完成工作,就加一下班,但是一旦屏蔽工作之后,大脑就必须放松。
      1). 原因 1:安逸时光有助于提升洞察力
      这个理论提出在需要严格规则应用的决策中,必须要采用有意识思维。
      另一方面,对于涉及大量信息和多项模糊不清之处,甚至存在矛盾和约束条件的决策,无意识思维或许更适合。
      给有意识的头脑休息的时间可以激活无意识头脑,从而理清最复杂的职业挑战。因此,屏蔽工作的习惯并不一定会降低你高效工作的时间,反而会使你开展的工作类型多样化。
      2). 原因 2:安逸时光有利于补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
      核心机理在于,自主性引导注意力的能力可以得到复原,只要你能停下相应的活动一段时间。在自然中行走可以得到这样的精神放松,因此任何放松行为都可以有同样的效果,只要能够提供类似的“天然引人入胜的刺激”,能够暂时放下自主性专注状态。与朋友轻松地交谈,做晚饭的同时听听音乐,和孩子玩玩游戏,跑跑步——在你屏蔽工作的晚上可以填满时间的各种活动——与在自然中行走都有同样的注意力复原作用。
      另一方面,如果你整个晚上不停地查看、回复电子邮件,或是晚饭后又安排几个小时赶上即将到期的进度,你就剥夺了自主性注意力复原所必需的无干扰休息。即使中间做的这些工作只用去了很少的时间,也会使你无法达到注意力复原所需的深度放松。只有彻底放下,直到第二天开始之前不再工作,才能说服你的大脑充分放松,开始补充能量,为接下来的一天做好准备。换一种说法,晚间挤出一点时间工作可能会降低你第二天的工作效率,以致最后完成的工作比屏蔽工作还要少。
      3). 原因 3:晚间安逸时光里放下的工作往往没有那么重要
      你首先必须接受这种承诺,一旦工作日终了,就不能让任何职业相关的事情侵扰你的注意力,再小的也不可以。
      成功使用这种策略还需要遵守另外一种关键承诺,就是要有一套严格的停工流程,在工作日结束的时候使用,以使你成功结束一天工作的概率最大化。更详细一点讲来,这种管理要确保每一项未完成的任务、目标或项目都得到回顾,而且每一项你都确认过,不是(1)有计划确信可以完成,就是(2)保存在一个地方,恰当的时候可以再取用。整个过程应如算法一样严谨:一系列你一直遵循的步骤,一步紧接另一步。结束的时候,要说出一个预设的短语,表明完成。

准则2 拥抱无聊

  • 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一种需要训练的技能。个中道理一点就透,但是实践中大部分人对注意力的理解却与此相左。
  • 如果你不同时减少对分心事物的依赖,增强专注度的努力可能就会白费。
  • 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自己深度工作的习惯需要训练。训练必须坚持两个目标:高强度提高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克服分心的欲望。这些策略包括很多方法,从隔离分心到掌握一种形式特别的冥想。所有这些策略为你提供了一幅可行的路线图,使你从理智因不断分心而受损、不懂专注,转变成为真正能像激光一样专注。
  1. 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
    • 预先计划好你使用网络的时间,然后在这些时间之外完全避免使用网络。我建议你在自己工作的电脑旁边放一个笔记本。在笔记本上,记录你下一次使用网络的时间。直到那个时间前,无论面对何种诱惑,都不能接触任何与网络相关的东西。
    • 为了帮助你实践这个理念,在此强调三个需要考虑的重点。
      第一点:即使你的工作需要大量使用网络和快速回复电子邮件,这个策略也适用。
      第二点:不论你怎么计划网络时段,都必须保证在这些时段外彻底屏蔽网络。
      第三点:在工作外也按计划使用网络,可以进一步提升专注训练的效果。
  2. 像罗斯福一样工作
    • 这个策略就是要求你在日常工作中,不时地像罗斯福一样发起冲锋。特别要找出一项优先性很高的深度任务(即需要深度工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估算出通常完成此类型任务需要的时间,然后设定一个硬性截止期限,留出的时间远远少于估算时间。
  3. 有成果的冥想
    • 有成果的冥想的目标是: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走路、慢跑、开车、淋浴),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
    • 建议 1:小心分心和原地打转
    • 建议 2:组织你的深度思考
    • 考察和记忆变量,确定和处理下一步问题,然后巩固你的收获,这样的一个循环就像是一个提高专注能力的高强度健身流程。可以使有成果的冥想更有成效,并加速提高你进行深度活动的能力。
  4. 记住一副牌
    • 练习这种大脑锻炼操:穿过各个房间,按次序记住每间房中的物件
    • 第二步就是把 52 张牌中的每一张与一个难忘的人或东西相对应。
    • 这些准备在以后记任意一副牌的时候都可以重复用到,是一劳永逸的。一旦完成这些步骤,你就可以进行正式工作了:尽可能快地记住刚洗过的一副牌。方法很简单。开始在脑海中穿过你家。你每遭遇一件物品,就看一张牌,然后想象这张牌对应的难忘的人或东西在那件物品旁边做一件难忘的事。

准则3 远离社交媒体

  • 认识到我们目前注意力被分散的状态是不可避免的并接受现实 。
  • 认识到这些工具并不完全是邪恶的,有些甚至对你的成功和幸福是十分重要的;然而与此同时,也意识到应该对那些能够经常占用你时间和注意力(更不要说个人信息)的网站设立一个严格的限制标准,大部分人应该更少地使用此类工具。
  • 网络的使用存在着一个中庸状态。如果你对深度工作的习惯感兴趣,你必须努力争取达到这个中庸状态。我们探索网络工具使用的中庸状态,第一步就是理解当前大部分网络用户默认的决策机制。
  • 选择网络工具的“任何益处法”:一旦发现使用一款网络工具有任何可能的益处,或者是不使用就可能错过某些事,你就觉得有足够理由使用这款网络工具。
  • 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明确在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一种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
  1. 在你的网络使用习惯中采用关键少数法则
    • 明确个人职业和私人生活中主要的高层次目标。
  2. 戒掉社交媒体
  3. 不要用网络消遣

准则4 摒弃浮现

  • 该准则要求你把这些见解运用到个人的工作中。以下的策略旨在帮助你客观地认识当前个人日程中的浮浅内容,然后将其降到最低程度,以节省更多的时间用于极端重要的工作上。
  • 准则的目标是减少浮浅工作在我们日程中的分量,而不是将其消除。
  1. 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
  2. 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
  3. 向老板申请肤浅工作预算
  4. 5点半之前结束工作
    • 固定日程生产力:确定了一个坚定的目标,在某个固定时间后不再工作,然后在工作中寻找提高产出的策略以达成目标。
    • 明确地拒绝,但拒绝的理由则模糊处理。这样做的关键是避免给请求人提供机会,来否定你具体的拒绝理由。
    • 除了小心谨慎地控制自己的责任外,对个人时间的管理也极为负责。
      • 其一,我们采用固定日程的方法,在做选择的时候有所侧重。严格缩减浮浅工作,保持深度,在解放了时间的同时,保证我们创造的新价值也不会减少。
      • 其二,我们的时间有限,因而会更谨慎地思考个人的组织习惯,这也使得我们产出的价值能够高于采用长时间但混乱的日程安排的人。
  5. 变得不容易联系到
    • 贴士 1:让发电子邮件给你的人做更多工作
    • 贴士 2:收发电子邮件的时候做更多工作
    • 贴士 3:不要回复
      该贴士建议你在职业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模仿教授对待电子邮件的矛盾方法。为了更好地帮助你,请尝试使用以下三条规则,以区分哪些信息需要回,哪些不需要。
      教授的电子邮件分类法(如果一封电子邮件信息存在以下任何一点,请不要回复):
      ·邮件相当含混或者存在其他问题,很难给一个合理的回复。
      ·你对这个问题或者提议不感兴趣。
      ·如果你回复了,不会有好结果;如果你不回复,也不会有坏结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