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卷一》记载:
烈王五年(庚戌,公元前371年)。
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嫈与公中缓争立,国内乱。
罃(yīng ),即魏罃;公中缓,即魏缓,均魏武侯之子。两子相争,国家动乱。司马光说:“君终,无適子,其国可破也。”权力的交接干系到国家命运,岂是小事。这已不是皇家的私事,而是大众的公事。这也就容易理解后世的大臣竟要干预皇帝的房事和立嫡之事。
而在国家动乱中,魏大夫王错出逃,投奔韩国。公孙颀捕捉这一信息,由宋进赵,入韩,游说韩懿侯。
公孙颀谓韩懿侯曰:“魏乱,可取也。”懿侯乃与赵成侯合兵伐魏,战于浊泽,大破之,遂围魏。
韩懿侯联合赵成侯,合兵攻魏,在浊泽大败魏军,随即包围魏都城安邑。
公孙颀为何要游说韩懿侯连赵攻魏?
公孙颀,战国谋士,国籍不详,或郑,或宋,或魏,或卫,或其它,已不可考。其进赵,入韩,游说韩懿侯,连赵攻魏,从这计策目的分析,公孙颀自是站在计策结果的利益方。
公孙颀可能是魏缓的谋士。魏缓是魏罃的弟弟,按照《周礼》的嫡长子继承制,继承魏国君位的自是哥哥魏罃,而魏缓要争夺君位,那么背后必定是有人支持的。公叔痤是两朝元老,举足轻重,在公叔痤的支持下,魏罃继承君位,并控制魏国大半。这时,公孙颀游说韩懿侯,连赵攻魏罃,目的很明显,是要拥魏缓上位。
也可能是宋、郑、卫这些国家的使者。战国初期,三晋主要是向东发展,宋、郑、卫这些国屡屡遭受侵犯。这时,公孙颀游说韩懿侯,连赵攻魏罃,目的很明显,引起三晋内斗,以达到弱三晋的目的。
也可能是其它国游离的谋士。战国时的谋士,都在找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获取名利,遇到这样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杀君割地与分割两魏之争。
成侯曰:“杀罃,立公中缓,割地而退,我二国之利也。”懿侯曰:“不可。杀魏君,暴也;割地而退,贪也。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强于宋、卫,则我终无魏患矣。”
两种方案,各有各的算盘。三家分晋后,魏最强,赵次之,韩最弱。
赵成侯主张“杀罃割地”。一则,割地赔偿,削弱魏国;二则,获魏割地,壮大赵国,使三晋格局由“魏最强,赵次之,韩最弱”变成“赵最强,魏次之,韩最弱”;三则,“杀罃割地”是韩国发起的,赵国不用承担主要恶名,他国要讨伐时,矛头也直指韩国,还可以进一步削弱韩国。
韩懿侯主张“分割两魏”。一则,韩国的主要目的是削弱魏国,消除强魏对韩国的威胁,而不是瓜分魏国,分割两魏是最合适的;二则,割地弱魏,同时也强赵,消除了强魏,增加了强赵,这显然不是韩国想要的;三则,连赵攻魏是韩国带队的,杀君割地,太暴,太贪,以此引来列强的围剿,怕成众矢之的。
意气用事,死里逃生。
赵人不听。懿侯不悦,以其兵夜去。赵成侯亦去。罃遂杀公中缓而立,是为惠王。
赵成侯不同意韩懿侯的意见,韩懿侯意气用事,一怒之下连夜退兵,把剩下的摊子交给赵独自处理。赵成侯担心独自应付不了魏,招致魏的疯狂报复,随即也退兵。魏罃趁此时机,杀了魏缓,稳定了魏,是为魏惠王。
从战略上分析。“分割两魏”,对魏可谓釜底抽薪,魏一旦被分割成南北魏,将不强于宋、卫,还将陷入长期的内斗之中,再也无力参与战国争雄,迟早被吞并。二战结束,同盟国对德国的操作就是如此,没有瓜分德国,而是将德国分割成东德和西德,冷战对抗四十五年,若非遇到国际形势变化,这一对抗格局恐将一直保持下去,更别说再崛起了。
从格局上分析。一言不合,就拍屁股走人,韩懿侯的格局还是小了点,即使赵没有同意“分割两魏”的主张,还是可以协商的,寻求各自利益的平衡点,也没必要意气用事。不过,这到给了魏罃死里逃生的机会,还给了他完整的魏国,这就有了战国争雄的机会。之后,在公叔痤、庞涓等人的辅助下,魏国也称霸一时,打得秦国丢失河西,退居一隅,若没有齐国“围魏救赵”,赵国怕是凶多吉少。北赵南韩,在强魏的威慑下,怕也是战战巍巍,如履薄冰。不知是否有想过,这就是“意气用事”产生的连锁后果。
时也,命也。
正如司马光说:“魏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国之谋不和也。若从一家之谋,魏必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