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记录(四)

案例:你来学校捡,还是我帮忙?

你会和学生一起商量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班级公约吗?

林老师的课件上放出两张对比图,制定了班级规范并得到很好执行的班主任VS没有制定班级规范整天急急挠挠纠正学生行为的班主任,前一个目光炯炯,充满灵气,后一个满头乱毛,憔悴的不成样子。

班级公约,见过许多。

有口号型的,听着响亮,却很难落实践行;有宏大型的,看着特有气势,实则学生一知半解。淘宝上的类型许许多多,如果我们班主任只是简单的买来粘贴,就成了应付学校检查的工具。

然而,班级公约,却是一个重要的助力班级规范的工具,应当好好制定。

在《优秀是教出来的》一书中,作者和他的学生为班级制定了55条班级公约。

林老师精选了几条与我们分享:

01.与大人应对时,要有礼貌、有分寸。

03.看到别人有好的表现,要替他高兴。

27.同学受罚的时候,不要看着他。

07.打喷嚏、咳嗽之后都要说对不起。

38.无论到哪一个公共场所,都要安安静静。

36.进门时,如果后面还有人,请帮他扶住门。

39.参观别人的地方,要不吝于赞美。

48.有谁欺负你,要让老师知道。

55.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做最好最好的人。

不管哪一条都没有假大空的口号,都是切实可行可操作的小事,学生看得懂才能做得到。

由此,林老师也开始了他的公约制定。

内容涵盖安全、卫生、纪律、礼仪、学习五方面。 还为每一项制定了执行标准,编了规范顺口溜。

安全 o不做危险游戏 礼让他人 保护你我 最安全

卫生 o保持自己和周边干净 o主动认真做好值日 干干净净 显卫生

纪律 o遵守课堂纪律 口公共场所不喧闹拥挤 文明有序 守纪律

礼仪 o举手发言不乱插话 o见面问好 彬彬有礼 懂礼仪

学习 0及时完成作业 o认真倾听 认认真真 会学习

公约是制定了,怎么执行,要是有学生违反了,怎么办?

林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他和孩子在卫生方面的故事。

一次放学,值日生急匆匆地来找,某位同学的桌椅下还留着好多垃圾。这可怎么办?根据班级公约,孩子的周边卫生该由本人负责,应当本人来捡。可是,算算时间,估计已经在返家的路上了。难道就这么算了?不!林老师估算好孩子返家的车程,大概已经到家了,林老师的电话来了。

“喂,家长你好,我是班主任林老师。”

“哎,林老师,什么事呀?”

“XX同学今天放学后桌椅下还遗留着许多垃圾,按照我们的班级公约,他需要本人过来捡起垃圾哦。”

“啊?这个死孩子,怎么这样啊!老师,我们已经到家了,现在路上堵车,我们过去可能要一个多小时呢!”

林老师大胆猜测,他的这通电话,家长可能会这么想,这个老师搞什么啊!垃圾这种事情,捡起来就好了,这是什么意思,还要我们赶回去吗?

“好的,那你是打算把他送过来学校让他自己捡呢?还是……我帮他捡呢?”

“麻烦林老师了,请老师帮忙先捡一下。”

“好的。”

看似愉快和平静的对话,实则暗流涌动。家长尚未认识到让孩子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孩子也没有对班级公约做好贯彻执行。

林老师走进教室,将这个孩子的垃圾捡到他的专用袋里,标上孩子的名字。

第二周,还是这个孩子,值日生扫到他的桌椅下,果不其然,还是有垃圾。

林老师的电话又来了,上一周打给爸爸,这一周可不能换给妈妈,嗯,林老师继续拨通了孩子爸爸的电话。

“喂,家长你好,我是班主任林老师。”

“哎,林老师,什么事呀?”

“XX同学今天放学后桌椅下还遗留着许多垃圾,按照我们的班级公约,他需要本人过来捡起垃圾哦。”

“啊?这个死孩子,怎么又这样啊!老师,我们已经到家了,衣服都换了啊!”

“好的,那你是打算把他送过来学校让他自己捡呢?还是……我帮他捡呢?”

“麻烦林老师了,请老师帮忙先捡一下。”

“好的。”

林老师走进教室,再次将这个孩子的垃圾捡到他的专用袋里。

第三周,爸爸如约来接,正准备踏出校门,突然,脚步停滞。

“赶紧回去看看,你的桌椅下有没有垃圾。”

“没有了,爸爸。”

“好的好的,咱们走吧。”

你说没有就没有吗?林老师拿出孩子的垃圾专用袋,那些写着孩子名字的纸屑垃圾纷纷扬扬洒在地上。

一个小时后,再次拨通孩子爸爸的电话。

“喂,家长你好,我是班主任林老师。”

“哎,林老师,什么事呀?”

“XX同学今天放学后桌椅下还遗留着许多垃圾,按照我们的班级公约,他需要本人过来捡起垃圾哦。”

“啊?孩子说没有垃圾了呀,我们已经到家了,老师。”

“还有垃圾哦,那你是打算把他送过来学校让他自己捡呢?还是……我帮他捡呢?”

长久的沉默后。

“林老师,我们现在过来,让孩子自己捡垃圾吧。”

“好的。”

小小的捡垃圾,林老师整整花了三周的时间才终于与家长达成共识,帮助孩子遵守班级公约。捡垃圾前后不过10秒,但来回的路上,这三个小时的车程,家长将跟孩子沟通的内容……或许,就是事情的转机了。

此后,这个孩子的桌椅周围再也没有出现过垃圾。连出发去体育活动的路上,都会想起自己桌椅周围的卫生,不放心地跑来看看,确认干净才敢离开。

林老师说,班级规范制订是一个慢慢完善的过程,需遵循学生道德形成“由己及他”规律,要随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不断调整。但每次增添的内容不宜多,且需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已有规范的情况下,再增下一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