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成熟”,可以理解为一个充满故事的名词,也可以理解为指引我们方向的动词。
那“心智成熟”到底是什么意思?“心智成熟的人”又是怎样的呢?
根据网上给出的答案,心智成熟的人有以下具体的表现:
1、意识到成熟是一个过程而非一种状态,并热衷于提升自己。
2、有能力控制好自己的猜忌与嫉妒。
3、能做到倾听和反思别人的观点。
4、在日常生活中既能表现出耐心,也能体现出灵活性。
5、能够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不是发牢骚。
6、不被恐惧所吓倒,能看到事物的积极面。
7、有能力区分理性决策与情感冲动的不同。
8、懂得“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人”这一道理。
9、有能力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与愤怒。
10、不自私,能考虑到他人的感受。
11、能区分出“需要”与“想要”之间的不同。
12、自信但不傲慢。
13、能镇定自若地应对压力。
14、独立自主又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5、有能力克服恐惧感。
16、能在“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中看到事物的其它方面。
17、接受负面反馈,并视其为提升自我的工具。
18、自重而又有危机意识。
19、能够区分真爱与暂时的迷恋之间的区别。
20、懂得“开诚布公地交流是取得进展的关键”这一道理。
看完之后,有没有感觉要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好难啊?做一个快快乐乐的傻白甜不好吗?古人不也说“难得糊涂”吗?我们到底为什么要穷极一生让自己的心智不断成熟呢?
新东方教育集团官方微博上的一段评论,相信能让大家有所感悟: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问题。规避问题和逃避问题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心智成熟”如此重要且必要,但是很多人却还是对它望而怯步,或者半途而废。因为一个狡猾的敌人一直潜藏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言行,那就是——懒惰。
我们总是逃避必要的痛苦,惯于选择平坦的道路,这是我们的惰性使然。懒惰是人生中的一种可怕的消极力量,他会阻止我们实现自我完善,承担更多的责任。更可怕的是,所有人都是懒惰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不管我们经历多么旺盛,野心多么炽热,智慧多么过人,只要深入反省,就会发现自身懒惰的一面。在心灵净化的过程中,它始终与我们对抗,阻止我们的心智走向成熟。
懒惰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恐惧感。并非所有恐惧都等于懒惰,但大部分恐惧确实与懒惰有关。
人们总是觉得,新的信息和陌生的领域对他们是有威胁的,他们不得不做大量的工作,以便去适应。人们会本能地避免这种情形发生,他们宁可同新信息较量,却不吸收它。他们抵抗现实的动机,固然源于恐惧,恐惧的基础却是懒惰。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承认懒惰的存在,认清懒惰的本质。一个人的心智越是成熟就越是能察觉到自身的懒惰,越是自我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懒惰的痕迹。一旦发现有懒惰作祟的情形时,就要强迫自己与之对抗,要记得你想要的,而不是你所恐惧的。
那有没有什么明确的方法论可供我们操作的呢?我把问题转变为“克服懒惰的方法”“克服恐惧的方法”进行了搜索,从中找到了几个方法可供参考:
1、自我觉察。
我们要分析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在保护什么,或者这是否是吸引关注、被动攻击的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人比你自己更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自我觉察不仅仅是改善问题的第一步,也是贯穿整个改善过程的关键一步。可以挑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画一个树状图,一步一步挖出让自己难以直面的原因。
2、自我接纳。
试着不要过于苛责自己,那些认为自己懒惰的人常常会陷入自我质疑中。你要关注的是自己的具体问题,而不是钻入“我好懒怎么办”的牛角尖。将自己的“症状”列出来,一个一个解决,你会发现,问题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同时可以试着给自己一些奖励,比如买个摇号机,每个号码代表一个奖励,如果完成任务了,就给自己开奖。给自己一个改正的机会,允许自己循序渐进,才能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尝试每日练习。
从小的行动开始,每天做一些练习。你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伙伴组建一个微信群,给自己制定简单的目标,例如:亲手做晚餐、饭后洗碗、看一集公开课……每天按时打卡,和小伙伴互相督促,并且给自己一些阶段性的奖励。隔一段时间后,对自己进行周期性的评估,看看自己比一开始时有哪些变化,并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
4、活在未来。
活在未来的一种方式,就是能够提前感受到现状给未来带来的痛苦。
每个人都是懒惰的,只有极个别人会督促自己不断前行。
他们是否也同样懒惰呢?答案多半是:是的。
但是为什么他们能够克服这种懒惰,而不断地向前迈进呢?
这并非因为他们不懒,而是因为他们知道,现在的舒服会造成未来更大的痛苦。所以他们只是做了一个选择,为了未来能够舒服一些,所以克服了现在暂时的懒惰。
锻炼这种感受未来的能力,是我们摆脱现状的有用法宝。你能越清晰地感受未来的痛苦,你就越有动力从现在开始积累。
(4个方法出处:知乎& 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