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边详尽地阐述方案,一边目光犀利地掠过人群。她端坐在我们团队的对立面。气场是充沛激昂,她向我们的团队展示她那澎湃壮阔的销售热情:我们团队在本地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周边几家商场都是我司策划运营的,现如今,根据项目的规模,我们将其拆分成20-30平方米的小型商铺进行推广,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原本我们都深信不疑,我们会与这样的北方团队产生激烈的争执。在我看来,既然我们并无销售任务,对他人的工作指手画脚便是我们的失职。我回答道:“根据贵团队的丰富经验,若能在短时间内将商铺售出,那么资金回笼便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此外,目前商铺的宣传资料尚未完成,有了这样的建议,我们能够更迅速地完成工作。”作为项目的负责人,我便顺势而为,将这个难以驾驭的女人轻轻推了出去。首先,这是双方的首次会议,北方团队试图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其次,我的性格较为随和,来工作并非为了争辩,若对方傲慢自大,那我便专注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可。从业务角度来看,我们并不收取对方的销售佣金,也没有销售压力,相反,他们作为销售团队,项目的KPI都压在他们身上,若想使用自己的设计团队,那就必须找到开除我们的理由。按照我接手项目的方式,与无关紧要的人争斗或争夺面子,那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即使对方再如何“傲慢自大”,只要我毫不在意,她也无法对我造成任何影响。我并不依赖她的资源,她也无法对我施加任何压力。在她发表言论的过程中,我已经在脑海中预演了合作的全过程,商场上虚张声势的人比比皆是,最终能否生存下来,关键并不在于现场的气势,而是业绩。有了这一层认识,我们团队在现场的服务地位立刻降低了一个档次。
会议结束后,同行的营销总监表示,这是他第一次遇到如此“不知好歹”的客户。原本他还以为会是我们“大展身手”的场景。我笑着说:“这有什么值得争辩的呢?今天的会议邀请本就是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否则,北方团队的人怎么可能有工作的动力?!签订的还是销售合约,你看看他们规划的图纸,三个月内要卖出200间商铺,那得联系多少个业主呢?我们只需要负责品牌形象服务,将图纸设计好,做好宣传活动即可,又无需承担销售KPI。”我的同事设计师接着说:“看看我们公司的人员配置,还得请你过来参加会议,我们的能力实在有限啊!”这位假扮营销总监的老张同事,首次领略到了我们团队如何“低声下气地服务客户”。
根据我对服务业的理解,当客户生气或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情绪时,我们确实可以用言辞去反驳对方,如同辩论赛一般,据理力争。然而,做生意本身就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处处与对方硬碰硬,既耗费财力,又徒劳无功。因此,在我的管理方式中,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谦逊的态度,实际上,言语并不能征服人类,千百年来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人类的语言并不相通,相通之处也存在矛盾,中东地区的战争不断,并非因为同类语言的沟通就能停止。我们用言语去战胜对方,只是为了逞一时之快,而与无关紧要且不付款的客户置气,才真正是在做生意中的愚蠢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