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前段时间的一条微博热搜,是一个网友在十八腔app上面发的一则帖子。
和老板聊天,回了一个“嗯”字,就被老板教育了一番,无法接受......
老板说:“和老板、客服回复都不要用 ‘嗯’ ”
这位网友说老板经常说些大道理简直无法理解,就想问问大家的意见
有的网友当然不买账
这样的事情你怎么看?
01
说话带叠音,字字都温暖
其实(嗯,哦,啊)这些词都是语气词,单个拿出来形容表达的情感并不丰富,但是做出一点点变化可能就非常不错,微小的细节却很大程度的能决定你的能力,往往决定你在别人心中的评价。
就像这位老板,很多网友表示能提醒你已经很好了,有些老板给个眼神说一半做一半,还要自己体会。如果换一个老板可能会一次次留下糟糕的映像,自己却毫不知情。
字越少代表越忙,但是也可能是他想表现给你的忙,自抬身价罢了,意味着什么,有事情比自己还重要,我的时间比你重要,我已经没有时间打第二个字了。
叠音其实就是音节的重复,这普遍与网络语言和名字中,你是不是经常看见某个视频教你聊天的时候用叠音字显得亲切。
有人研究说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叠音会传递亲昵和柔美的印象
就比如大家在网上聊天经常用到的什么 “宝宝”、“抱抱”、“亲亲”、“么么哒”等,是不是充满了童趣可爱呢!(点赞赞,在看看)
当然也有例外,那些例外,你们能告诉我吗?
02
收到请回复,处处都尊重
你身边是不是总有这样一种人,群里@不回,发私信也不回。
ta 是不是有时候发的消息就是不回,等涉及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瞬间就蹦出来了,然后说之前没看见,如果说一次两次也就忍了,但是多次之后,还是不改,不听劝告,依然习惯性不回复,即使是看到了也好像没看到,只能说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哪去了。
这种人真的很让人气愤,一句”收到“有多难,起码让人知道你看到了信息吧,有人说这样的事情,一而再 再而三的发生,不是有病就是态度有问题。
他也许有很多理由,但是就是不长记性。
无论是什么理由,不妨换位思考一些问题。
如果条件转换一下,你一分钟的耽误,可能别人一个小时的焦急等待就过去了。
一个态度不好的人在怎么假装也掩盖不了他真实的面貌,如果你每一个细节都互相尊重这样肯定会成功
03
凡是有交代,找你也放心
我以前年时不懂事的时候,家里长辈托我做一件特别简单的事,然后就这个事一直了无音讯了,对此我一直很自责,但是又没有找到道歉的机会。
大家身边肯定有这两种人,一种是有事托付,要么当时回答模棱两可,要么事后好像没发生似的;另一种,说帮的事情就会尽快解决,做不了的直接回绝。
我托人帮我一个忙,结果半个月过去了,一点消息都没有,碰到了好像没发生什么似的,其实也不是非他不可,他不行我也可以找别人啊,不帮直接说出来节约各自的时间。
有些事虽然不一定能做好,但是至少我对他的情况得了解,就像上面说的,总得回句收到,这个事情不能一直让它一直在“进行”,不能没有”结果“,哪怕这个结果不尽人意,至少这个事在我的心里放下了,不然会一直纠在心里。
网上买的东西,每个人都希望快点运过来,就算是不快也得让人知道它到哪了给人放心,不然它一直没有物流信息,任谁都要难受
我家里有一位非常尊敬的长辈他这点就做的非常好,在能帮到我的地方,一点都不拖拉带水,帮不到的地方总是用自己的经验给我建议
04
像长辈虚心学习
我有次和家中长辈交谈的时候,就狠狠把我批评了一顿,也是教了我很多为人处世的经验,特别是和人时候的措辞。
比如 ’好‘ 和 ’好吧‘,是两种不同的意境,前者略带肯定,而后者略带犹豫,有一种不情愿的感觉。
有一次家里人交代我做某件事情之后问我,有把握吗,我说“应该吧”,又是一顿铺天盖地的道理,叫我应该就是应该,不要对自己的话都产生怀疑,一就是一,零就是零,我当然虚心学习了。(是不是学计算机的眼里都是1和0)
在不同的场合,应用的措辞都是不同的,可能和朋友说话就比较随意,但是和老板说话,可能做的事情老板需要肯定回答,说话需要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不能对上司敷衍,那就是对工作的敷衍
实力强不强我不知道,但是靠谱老板绝对喜欢
这方面还得多学习,苦海无涯嘛!
关注公众号“一杯多闻”,后台回复写作,免费领取30本优质学习写作书籍
作者:妖精
图片:杭州日报+Pexels网站
字数:1810
点个赞呗
When you are not happy .
喝一杯多闻,让心情愉悦
一杯多闻
咖啡要多闻,文章也要多闻
让每一天充满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