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的读书群有讨论,《巨婴国》这本书下架的事情。今天早上我突然大脑灵机一动,能差不多弄明白这本书为什么要下架了。大概是去年底,我洗着衣服,听着罗辑思维介绍的这本书。当我熟悉的罗胖子,一条条道来书里写的,我觉得心惊胆战的。很多事实作者用心理学知识确实能解释的通,但是这些现实会让人觉得很绝望。我一直觉得心理学类的著作应该是乐观向上的。这样才能让人们觉得自己有精神需求的时候去疗伤。那天中午我找到亚马逊卖的这本电子书,看了一些读者评价,普遍写了作者对中国现状做了相应的揭示,却没有给现实的解决方法。所以我就没买了。我总是希望读到的书是成体系的。
今早的灵感是,想到之前自学心理学过程中,各个流派的思想。佛洛依德的关于人各个阶段心理状况的理论是被广为认知的猜想之一,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所以《巨婴国》由于中国吃文化推导的大部分中国人是巨婴,并不多么科学。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吃是最底层的需求,国人爱吃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经历了太久的贫困落后时期。而且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都有美食,一般人都有探索想法,不能去过所有地方,可以多试试其他地区的美食呀。但吃饭和心灵没多大关系。从古至今,吃鱼翅等高级物品,基本都是贵族或者有钱人,他们一般很有文化,心理上理论上比贫苦大众的层次高吧。但你们会认为他们是巨婴吗?其他国家也有热爱美食的啊,但作者并没有觉得他们是巨婴。
当然,国人中有一些没有太多知识的,典型的中国家庭,确实会有对孩子有强烈占有欲的。我爸妈也曾经是这样的。但时间在慢慢过去,每个人都有变化,或许不多,但我觉得变化足够大了。
我唯一看过武老师完整的那本书,叫做《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它帮助我度过了在北京的第一份极度坑的工作,且每天心理压力巨大无法自拔的我。后来过了一段时间,面临着家人朋友的催恋爱,看第二本书《为何家会伤人》,我看了一半就放弃了。专业方面的东西写的很多,但有点类似于鸡汤的感觉。我理解的,心理学本身是希望总结大众的心理规律,也希望能够深入每个特殊的个体,给予一些帮助。心理像身体一样也会生病,但大部分人只是小病,不愿意和专家或者朋友说,可以自己看看书,自我对话一下。我们的心灵需要一些鸡汤。市场上的鸡汤文很多,长盛不衰,一个接一个地流行。当然最好的书是心理学科学理性的一些鸡汤。但我身边都很少有人读。可能大家觉得读这些书是在给身边的人暗示,自己有问题。很多人知道我喜欢心理学的书也觉得很奇怪。但我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好了,偶尔不用在意外界的看法。
最近知乎很流行的一个问题,一个家长质疑学校发的性教育书尺度太大,于是一套很好的教材被回收了。虽然结果有些悲剧。但中国自古以来,由于人数众多,很多改革都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才能成功的。既然现在已经有机会编制这套书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方面的教育普及不是问题的。很多网友的回复已经表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在慢慢进步,有改变了。但是大家也不要过度乐观,觉得思想的问题可以像经济发展一样一两代就解决。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先从自己做起,慢慢会改变的。
更重要的是,即使有些人认识到思想的问题,他连改变自己都很难。我每天坐地铁上下班,基本遇到的都是年轻人,可是还是很多人赶时间插队。我有一次说了后面插队的人,他推了我一下,还好,没有和最近流行的北京地铁视频里的女生被推出地铁。这次事件之后,我尽量早起,不要赶着这么多人坐车。既然选择了一个环境,那么自己做出一些改变。每个人都这样的话,世界就慢慢变得大不一样了。
不过不管遇到生活上的什么困难,我总相信,未来肯定会慢慢变好的。我自己的成长过程,大概就是和父母斗智斗勇的过程,直到我学习了心理学,懂得用心理学的方法理解父母,也在潜移默化让他们接受我的新想法,现在我们相处的很和谐,我的父母也不逼婚或者有其他想控制我的想法了。从我个人到我家,我身边认识的人,都在每天努力生活,往好的方向发展,我相信未来一定会好的,但我知道需要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