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载回忆
附 录 二
晚年文章
10,初离安乡的旅程
1956 年二月下旬,我和钦时中、李和生、徐桂英、邓金霞、雷立 鳌、宋泽群、刘锦华、罗志宏、章光霞等 20 位青年学生,早上 5 点乘轮船离开安乡县,到湖南水利学校(现长沙理工大学)学习。大部 分人都是初次离开安乡,既兴奋又畏惧。兴奋是有幸受县人民政府保 送,去学习水利专业知识,将来有可靠的工作,为水利事业献力,畏 惧是从未离家远行,年轻无所适从,好在我们是集体行动,有出过远门年长的同学负责领队。
在岸上轮船看得多,坐轮船是新鲜事,很好奇,上船确定位置后, 到处观光。船首驾驶室,门上挂有禁止入内的牌子,船前两侧是上下 床的房间,一部分员工住,另一部分是购买卧铺票的顾客住,船中央 是宽敞的过道,船后两侧是厨房和进入机房的场所,船尾一排排的长 凳子,是买坐票人的位置,是我们乘船落脚地。轮船动力是烧煤的蒸 汽机,开机行船时,咔嚓、咔嚓的声音很大。轮船沿松澧水下行,船 速也不快,沿途停靠,白蚌口,武圣宫、茅草街、草尾等码头,晚上近 12 点到沅江县城,轮船工作人员说夜晚过洞庭湖不安全,于是上岸,在旅店住宿。次日天未亮,大约 5 点多上船,继续航行。白天过 洞庭湖,看到了洞庭湖那一望无际的水面,碧波万顷,碧波荡漾的壮 观,真是心境开阔,美景享受。在湘江逆水上行,又停靠了濠口、靖港、铜官等好多码头。午夜到长沙坡子街码头上岸。
在长沙上岸后,我们没有找旅店住宿,租了一部板车运行李,直 接去省水利厅,在那里办手续开介绍信。长沙的夜晚,街上灯光明亮, 下半夜行人很少,安乡县城晚上,街上没有路灯,一片漆黑,我们这 些湘北县城的“乡巴佬 ”,感觉很新鲜,没有睡意,跟着拖行李的板车,到处找省水利厅。午夜后,除了旅店和卖吃做生意的,都是关门 闭户,由于不熟悉地址,问路可告知的都没有,下半夜,跟着板车在 长沙兜了好大的一个圈子。省水利厅在韭菜园,我们走错了路,绕过 了韭菜园很远,走到了火车北站的湖南日报社,天亮后,才返回到省水利厅。
湖南水利学校是湖南省委 1956 年 1 月批准,由湖南省水利厅主 办,确定 3 月开学。校址选在长沙南区的黄土岭,校园尚在筹建中。 因此,暂时借用衡山县的南岳大庙作校园。在省水利厅拿到介绍信后, 奔赴南岳。当天上午,我们这些“乡巴佬 ”在长沙串街看热闹,买小 吃试味,有趣的是肉包子,一个一分钱,在安乡同样的可买两个,私下说好贵,不过味道还不错。下午,从长沙乘火车去衡山县。
那时的火车动力也是烧煤的蒸汽机,车速不快,但比轮船快很多。 火车到衡山站已是晚上,出站后,我们各自挑着或者背着行李,乘着月光步行到衡山县城。衡山火车站在湘江的东岸,衡山县城在湘江的西岸,相离 5 里多,路程不长,却是艰难的行程,因为我们途中奔波了三天二夜,没有休息好,加之大部分是 16 岁的学生,特别是钦时中那时只有 14 岁多,带着沉重的行李步行,实在很劳累,中途边走边歇,互相鼓劲和照顾,好不容易到了湘江渡口,过河后,又走了一段路,才到衡山县汽车站。人人都很累很疲倦,就坐在汽车站的板凳上过夜,都说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吃亏(疲倦)。
第二天坐汽车,终于平安到达湖南水利学校的临时校园南岳大庙。
回顾这段旅程,历时四天三夜,舟车劳顿,真是感受极深,终生难忘。现在,交通发达,去南岳,公路全程 390 公里,自驾车 5 小时足够,坐公共交通车,一天也足够,还很轻松。昔日与今日不可论比。
2021.8.28(登载﹕《安乡论坛》《天涯论坛》《道客巴巴》《知乎》)
安乡籍共产党人何之瑜的几个第 一
安乡人何之瑜 1921 年冬,在北京大学由李大钊介绍参加共产党, 成为安乡的第一个共产党人。
1924 年上半年在北大,何之瑜介绍耿仲康加入共产党,下半年,
耿仲康和李子洲等建立陕北第一个党支部。
1925 年,何之瑜受李大钊派遣,与闪泽等在张家口,开展农运,
发展了农村第一批中共党员,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
1925 年,罗亦农在北京创办中央党校,何之瑜成为第一届学员。
1926 年下半年,何之瑜受李维汉委派在长沙创办湖南第一届党校。
1926 年上半年,何之瑜在北京介绍陶季玉参加共产党,下半年,
陶季玉回安乡,翌年初,陶季玉任中共安乡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
何之瑜是安乡籍出席中共全国党员代表大会(在武汉的五届和莫
斯科的六届)的第一人。
1948 年冬何之瑜编辑《陈独秀的最后论文和书信》,并主持第一 次出版。
何之瑜有直接和间接的第一共 9 个,其中,自身有 5 个,与党内同志共创的有 2 个,何之瑜信仰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介绍革命青年参加共产党,这些经他介绍加入共产党的同志,有 2 个。
2021.12 .8 (登载﹕《安乡论坛》《道客巴巴》《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