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离开家乡,离开这个世代居住的小山村,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这个世界的纷繁复杂。
后来实现了,却又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向往那山山水水的宁静,人就是这么奇怪。
1
好不容易有个假期,我买了回家的票,在一路上经历了出租车、高铁、大巴车、摩托车、班车。我终于风尘仆仆地拉着我的行李箱,站在村口的水泥路上。
村头到村尾的路一眼望到了头,我拉着行李箱走在并不平坦的水泥路上,狗叫声顿时此起彼伏。
我小的时候,村里的路还是土路,就是那种下雨会泥泞的土路。
时隔十几年后,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我从那个仰望四周大山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在城里讨生活的人。
山的那边是什么呢?小的时候,我常常想。老人说,山的那边是山。可是我终究也没有亲眼见过呢。
这十几年,除了村里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家里的瓦房变成了平房,其他的并没有什么变化。
仿佛我依然还是那个背着小书包顶着大太阳去学校上课的孩子。
去年春节的时候,我和发小去看了自己的小学,那里已经不在是我的启蒙学校,只有几颗大榕树还在。
我记得以前我们总是要在树下扫榕树的果子,掉下的果子多了黏黏腻腻的真难受。
我还记得大家以前的样子,也记得大家的名字,老师们或许两鬓斑白或许已经不在人世了。
乡里往村里唯一通的一条路上,边上全是店铺,店铺外边摆着桌子,人们在研究彩票和打麻将。
2
以前家里的厨房和我的房间不过一墙之隔。每天早晨,母亲都早早醒来,坐在灶台前的小板凳上,一边给灶台添柴火,一边哼着小调。我每每都是在母亲的歌声中醒来,天空泛着鱼肚白。
现在,我每天都是在狗的犬叫声,父母亲忙活的叮叮当当声中醒来,而这时候太阳都已经日上三竿。
有一天,母亲“砰砰砰”地敲门,我慢慢从床上伸懒腰,又接着倚靠在床上打开了平板、手机。
中午因为家里盖了房子,父母亲宴请了好几桌亲戚,母亲叫我出去跟亲戚吃饭、打个招呼。
我茫然地坐在众人之中,有我认识的,也有我不熟悉的,他们看着我慢慢长大,我看着他们慢慢变老。
岁月的斑驳在他们身上、脸上、眼里都留下痕迹,那是农人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给予的馈赠。
我在家里待了几天之后,我又再一次背起行囊远离家乡,踏上了远方的路。我透过泛黄的车窗看着那仿佛近在眼前的高山不断向我身后划去。
3
那个我曾经想要逃离的大山,我已经做到了。
从我读大学开始,我已经在这座城市里生活了七年了。可是不管多久,我始终感觉我是一个跟这座城市格格不入的外人。我的根不在这里!
我一个人在钢筋水泥的大楼里,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风起听雨落,一个人踽踽独行,这也是别人的家乡。
那座看似我已经逃离的大山是我的根,是哺育着我长大的乳母,不管我走到哪里,它都会伴着我一路前行,也是我经历风雨之后可以寻求庇护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