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终极目标应该是生活本身,最重要的是掌握好节奏。我们在忙碌的时候,往往很容易忘掉忙碌的目的,最后反而离目标越来越远。从忙碌中跳出来思考一下目的,能省掉多余的需求和行动,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让我们更快地接近目标。
现代人都觉得自己特别忙,从成年人到小孩子无不如此。成年人自有忙的道理:单身的年轻人事业还没有发展起来,还要在各方压力下解决婚姻问题;为人父母者不仅要养家糊口、努力晋升,还要让孩子站在更好的起跑线上。孩子更有忙的理由,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他们从小就被告知现在忙是为了以后闲,但是等待他们的未来其实反而更忙。 忙碌之后是否有好结果,没有人知晓。虽然从总体来看,“忙碌族”似乎比“清闲族”过得好一些,但是大多数人的付出和收获绝不成正比。其实,方法和效率远比忙碌重要,有时候慢下来、静下心来,反而收获更多。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好事情,是因为我们太匆忙、太着急,以至犯了太多不该犯的错误或原本可以避免的错误。当我们慢下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时,可以更正很多明显的错误。
在很多人看来,忙碌才能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不忙”就等于不上进,几乎人人都会炫耀自己是如何忙碌的。但是,忙完一圈,人们除了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外,其他方面是否比过去更好了呢?真不一定。当然,很多人太忙了,以至没有时间静下来考虑这个问题。
回顾人类的历史就会发现,忙碌和生活幸福有时未必正相关。按照《人类简史》一书的介绍,人类曾经逍遥自地生活了上万年。在进入农业社会之前,人类并不忙,小时候无忧无虑,漫山遍野地玩耍,长大后虽然要打猎、放牧,但大部分时间是在晒太阳和吃喝玩乐。只要没遇到瘟疫等事件,人类能快快乐乐地生活到60岁。到了农业社会,人类为了一日三餐,不得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农田里忙碌一辈子,虽然很忙碌,但依然不能解决温饱问题。
人类总体上解决温饱是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让人类终于不必为一日三餐发愁,个人拥有的物质财富得到极大的丰富。那么,人类的生活因此悠闲了吗?恰恰相反,自由自在的日子反而一去不复返了,人们在月光下围坐在篝火边跳舞、享受美食和浪漫的时光变成了历史。单纯从经济指标上看,现在的中国比北宋时富裕得多了,可现在的绝大多数人还在为住房发愁,而北宋时武大郎住的却是有独家小院两层楼的“联排别墅,虽然武大郎所在的清河县只能算三线城市,但对一个挑扁担卖烧饼的人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因此,虽然社会的进步让我们用上了过去没有的东西,但是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多的闲暇去享受生活。
在地球上,可能只有人类是唯一不停劳作的动物。因此,有人认为,人类所谓的文明进程,社会物质的日渐丰富,其实是以人类无休止劳碌为代价的。除此之外,很难说我们是不是比原始人富裕了。为了活得轻松一点,我们发明了很多机器,让它们帮助我们工作。但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的结果总是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财富进一步向少数人集中,大部分人的生活压力反而更大了。马克思把这种现象称为机器的异化,即我们原本应该成为机器主人,最后却成了机器的依附者。
当忙碌成为生活主旋律,却不能让我们找到出路时,我们是否应该慢下来换一个角度思考当下的困境,为什么有的人成了机器的主人,而有的人却成了机器的奴隶?要思考,就需要慢下来,审视自己所做的事情。其实,很多事情,我们连做它们的目的都没有想清楚,就在世俗力量的驱赶下匆匆去做了。在这个过程中,欲望让我们进一步加速行走。虽然越走越快、越走越远,每一步似乎都有目标,但是停下脚步一看,自己回到了原点。这就如同在考试中,题目还没有看清楚,还没有理解,就匆匆开始做题,生怕做不完。实际上,我们绝大部分人在工作这个“考试”中缺的不是时间,而是思考和效率。那些每天在手机上花掉几小时,5分钟就低一次头的人,以及经常为了能够抢到几元钱红包而频繁玩手机的人,是没有资格说时间紧的。 怎样能生活得更好,工作得更有成效?最好的做法就是慢下来。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得 太远,以至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想不偏离出发目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行动之前抬头仰望纯净的天空,沉静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
要经常提醒自己,凡事要慢三拍。当我们要做决定时,我们不妨先停下来思考,因为很多时候太匆忙做决定反而事与愿违。事实上,经过我们慢慢思考做出的决定,和匆匆忙忙做出的决定常常是截然不同的,当然也是更好的。人的成功不在于开始了多少件事,而在于完美地完成了多少件事。很多人做的大多数事情是有头无尾或匆匆结尾的,这样就难以走出越忙越穷、越穷越忙的怪圈。忙碌不是目的,生活才是目的,要把握生活的节奏,就要思考,就要慢下来。